
(圖片來源網絡)
隨著人們可支配收入逐步提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提高,陶瓷行業由價格戰轉向品牌戰。同樣材質的陶瓷產品,有品牌和沒有品牌,知名品牌和不知名品牌的售價是完全不一樣的。品牌是可以溢價的,具有高影響力的陶瓷品牌,對于陶瓷企業而言,意味著高溢價的品牌價值。
什么是品牌溢價呢?商品的品牌價值一般由功能性價值和其他附加值構成,而這附加值我們可以理解為消費者對商品認同的情感價值和心理價值,消費者愿意為此多付出額外的金錢,我們可以認定為品牌溢價。這由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決定的,當陶瓷企業將品牌塑造成為消費者心目中高于其他品牌的形象,品牌的溢價就成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溢價以陶瓷產品質量為基礎
據研究顯示,購買頻率低的產品,賣方要在較長時間之后才能享受溢價,這樣,只有溢價足夠大才能抑制其質量欺詐傾向,溢價大小與購買頻率成反比。但當一個品牌的產品比另一個品牌的價格高許多而評價品質相差不多時,消費者可能接受的溢價支付會減少。陶瓷產品由于其產品特性,是購買低頻次的產品,陶瓷企業想要獲得品牌高溢價首先需要提高產品質量。
消費者購買陶瓷產品,主要是原因在于該產品能夠實現一些功能,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并非所有的消費者都愿意支付品牌溢價,對質量銘感的消費比對質量不敏感的消費者更愿意支付溢價。陶瓷企業只有保證產品品質,才能使消費者對其品牌建立長期的信心,進而自發進行口碑宣傳,長期的質量信譽是品牌溢價的基礎。
溢價以品牌形象為主要內容
WPP集團(世界上最大的傳播集團)做過一個研究,在中國TOP100當中的所有成功品牌,40%超高價定位,24%高價定位,失敗的品牌高價和超高價只占5%和9%。研究證明,區域品牌一個區域小名牌溢價能力不如全國性大名牌強,一個中國名牌則不如國際名牌。對于國際化高端品牌的溢價,消費者的接受度和認可度更高。
經過多年來的發揮,中國陶瓷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價值鏈低端鎖定是擺在陶瓷企業及貿易商面前的一道難題。隨著強者恒強,房地產行業集中度將繼續提升、精裝政策的實施以及人們對品質生活的日益提高,國際高端品牌更受恒大、碧桂園、萬科等房地產品牌青睞。陶瓷企業面臨著國內外雙重品牌競爭的壓力,“大品牌”形象的塑造成為了陶企競爭的重要方式。
消費者能夠接受品牌溢價,在于品牌帶來的“安全感”。以高質量為基礎,塑造良好品牌形象的陶瓷企業方能在溢價的競爭中有一戰之力。
(來源:美家網,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