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以來,又一個面向家電行業的國家產業引導政策發布了。
6月14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等七部委聯后印發《綠色高效制冷行動方案》。重點提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實施“節能補貼”、“以舊換綠”等措施,支持居民購買綠色高效制冷產品、更新更換老舊低效制冷產品。同時,鼓勵零售企業、電商平臺開辟綠色產品銷售專區,集中展示銷售綠色高效產品。此外,還要嚴格實施高效節能家電產品銷售統計調查制度,激勵各地區完善推廣政策。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這已是今年以來,第三個面向家電產品的國家產業引導政策。就在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民政部、財政部等11個部委共同印發《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首批披露國家對于刺激家電消費的具體措施和手段:加強引導支持,帶動新品消費,鼓勵地方政府從支持綠色、智能家電銷售和促進家電產品更新換代兩個層面,出臺相應的家電補貼舉措。
隨后,北京率先響應推出家電節能補貼,單臺家電最高給予800元的消費補貼。如今,全國只有北京響應這一方案,推出財政補貼。其它省市雖然有的表示正在研究制定中,遲遲沒有相關補貼細則推出。而北京則又開始研究對于綠色、智能家電產品的補貼政策,并進行前期的市場調研和行業問詢。
進入6月后,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三部委聯合印發《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從產品供給、更新升級、使用環境、循環利用等4個方面,提出27條措施,推動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產品更新升級,促進舊產品循環利用。同樣,這一實施方案,也是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政府,給予家電、消費電子等產品的更新升級,相應的財政補貼。這意味著,國家財政將不會推出統一的補貼政策,但是會從一系列的法規、政采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和財政傾斜。
翻閱今年以來,以發改委為首的相關部委針對家電等消費品出臺的一系列舉措、方案,家電圈發現,雖然國家一直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對于綠色節能智能家電購買,以及舊家電換新給予相應的財政補貼,但受制于不同地方政府的財政實力,沒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出臺。從一個側面表明,國家對于家電產業的政策支持方向,已經從過去的強推,變成了既拉又推。
今年以來面向家電等消費器的一系列產業政策,卻并非沒有價值。一方面,重點引導相關的部委、地方政府,以及相關的家電廠商,朝著綠色、節能、智能,以及換新、換優的方向,共同推進;另一方面,拋棄對單一“財政補貼”依賴,鼓勵相關國家職能部門通過政采、法規、行業標準,以及個人降稅、提升社會福利保障等手段,給予引導和激勵,營造一個更健康可持續的“能消費、敢消費”外部大環境。
多年來,中國的家電廠商對于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產業政策,都是“舉雙手歡迎”。特別是,當年“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惠民”三大政策,通過財政補貼方式給予家電消費和零售以“強刺激”,讓很多家電廠商誤認為:只要是國家產業政策,就一定會伴有相應的財政補貼刺激措施。但是,沒有財政補貼,而是營造更為寬松的市場環境,出臺相應的行業標準和技術標準,對于眾多家電企業,特別是領軍企業來說,更有價值和意義。
事實上,透過歷年的一系列產業政策,對于家電市場來說,無疑只是一劑強心針,但這針劑打下去后,市場僅僅是提前透支未來的狀況,并沒有從實質上給市場帶來持久活力,并激活新的消費力和購買力。由此,對于眾多家電企業來說,未來要透過這一輪國家產業政策“既拉又推”思維,應用到一線市場競爭中采取“既降價補貼也要中高端精品轉型”,從而探索走出這一輪市場調整變革期的鑰匙和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