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2019年的高考已經結束了,對于很多考生而言,高考不是最后一站,而是新起點的開始;對于陶瓷企業而言,目前的困難不是最后的困難,而是彩虹前的風雨。考生需要穩住心態,決戰高考,陶瓷企業同樣需要調整好心態,正確面對存在的難題。
現當代著名作家楊朔曾說過:“作為一個人,要是不經歷過人世上的悲歡離合,不跟生活打過交手仗,就不可能懂得人生的意義。”同理,沒有經受住市場競爭的陶瓷企業無法開拓更廣闊的市場。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優勝劣汰,留下來的企業方將進一步推動行業的發展。
環保高壓、市場低迷、產品同質化嚴重以及國際環境嚴峻等情況籠罩著陶瓷行業,停產、破產、轉讓并購的現象時有發生,被市場淘汰的陶瓷企業只能遺憾退場。但也應該看到有更多的陶瓷企業形勢一片大好,渠道、產品、新市場、智能化等是這些陶瓷企業積極探尋的發展新方向。積極或消極的心態直接影響陶瓷企業競爭策略的制定,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
面對市場競爭的正確心態
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為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而競爭。通過競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
過去的三四十年里,陶瓷行業處于一種相對封閉的市場環境中,外界的影響力很小。大多數陶瓷企業只需做好經銷商渠道和產品就能占領市場,與消費者的聯系并不親近。如今,隨著消費升級、國家環保政策、電子商務以及精裝整裝趨勢等因素影響,陶瓷市場競爭白熱化發展。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任正非被美國彭博電視臺的記者提問:“剛才說到生存,想問到底什么東西可以殺死華為?”任正非的回答是:“自己對未來沒信心,自己沒有意志,自己沒有堅強的努力,這才是真正殺死自己的最大殺手。”面對紅海市場,抱著遲疑、回避心態的陶瓷企業最終會被市場拋棄。而擁有積極心態的陶瓷企業會重視宏觀與微觀環境的變化,適時調整企業發展方向,適應環境生存。
積極心態指引前進方向
經濟學名人維克拉夫·哈韋爾在《夏日靜思》中提到:“市場經濟是惟一自然、合理和能夠帶來繁榮的經濟,因為它是惟一能反映生活本質的經濟。生活的精髓就在于它無窮無盡和神秘多樣,因而,就生活的完美性和變幻性而言,任何中心人物的智慧都無法加以涵蓋和設計。”市場需求具有變化性,企業難以控制,但可以預知和引導。
經濟發展下,消費方式發生轉變,陶瓷行業的壁壘被逐步打破,改變陶瓷企業的營銷方式。市場導向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變化,影響消費者選擇因素多重發展,陶瓷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再是單一的產品或者經銷商。墨守成規、沉迷于過去的心態如何能應對變化的市場需求,唯有持著發展、創新的理念的陶瓷企業能夠破開困境,進一步發展。
保持積極的心態,正確認識環保、轉型升級、智能化的挑戰與機遇,陶瓷企業才能基于自身發展情況下選擇合適企業發展的道路。環保是陶瓷企業生存的第一步,創新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動力,智能制造、產品科技含量是企業市場競爭中的優勢條件。向上的心態并不是盲目自大,而是陶瓷企業對未來充滿希望并為之而奮斗與拼搏。
正如同英國文壇領袖塞繆爾·約翰遜所說:“世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著對它,它也笑著看你。”樂觀或悲觀的心態影響陶瓷企業的處事方法和發展決策,風雨過后,才見彩虹,面對發展困境與難題,企業應保持積極的心態去應對。
(來源:美家網,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