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來去匆忙。回看這一年經濟持續新常態,各產業增速持續放緩。家居建材行業這一年熱點齊聚,上市、并購、跨界融合等重新洗牌動作不斷上演,多項重量級的行業標準出臺實施,高新技術亮相,家居定制走紅,宜家召回馬爾姆抽屜柜高發酵等熱點輪流上榜。
2017年伊始,決策層提出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在此主基調下,新的一年里又該如何審視家居建材行業的發展?市場是繼續混戰,還是逐漸明朗?
走勢:家居產業增速放緩
作為房地產行業的下游產業,家居建材產業的“命運”,直接受房產業的影響。
從整體上來看,“受2016年樓市成交的量價齊升等直接因素影響,家居建材行業也隨之起色。”業內受訪人士分析。
根據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等共同發布的最新數據,盡管2016年我國家居建材產業最后一個月的相關數據還未公布,但前十一個月的成績已超過2015年全年累計銷售額10849.1億元,自2012年行業整體下滑以來,首次同比反降為增。
數據顯示,2016年1——11月全國規模以上家居建材賣場累計銷售額為10873.9億元,同比上升9.16%。
“下行是近幾年的整體形勢。”回顧2016年家居建材行業時,一位業內企業的管理層直言,受大趨勢影響,企業轉型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在目前行業整體轉型處于摸索未定型期,內增動力不足的情況下,推動傳統家居建材的銷量出現波動,外界上下游的力量尤為重要。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1-11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3582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3%,增速比1——10月份回落2.5個百分點。而10月以后,新一輪房控效果顯現后,全國規模以上家居建材賣場銷售額也出現了拐點,11月為1033.8億元,環比下降17.58%;景氣指數(BHI)環比下降12.15點為102.48。
近幾年,家居建材整個行業整體下滑中,占重比的家具板塊的增速也持續放緩。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16年1-11月,家具制造業規模以上的企業總營收7612.6億元,同比增長8.4%,利潤總額462.9億元,同比增長10%。而2015年總營收和總利潤的增幅分別為9.8%、15.7%。
“在經濟下行新常態下,家居產業穩步發展,增速放緩,從高速發展轉向中速發展,呈L形趨勢明顯,但目前尚未見底。” 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在大環境下,家居產業增速放緩將成為新常態。”
轉型窗口:資本市場
“經過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家具企業開始從大規模資源粗獷型向以提高效益和質量為中心的發展模式轉型升級。背后的推力,除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自身需要調整外,消費結構、人群的變化,也使整個產業鏈必須由低端向中高端、精準個性化發展。”朱長嶺表示。
雖說經濟“新常態”已成常態,但適者生存,是挑戰也是機遇。2016年上市、并購重組等資本動作不斷,已難掩家居建材企業急于轉型找出路的“不安分”。
“經過一年的洗牌,企業的集中度在加強。”在朱長嶺看來,行業整體發展放緩,但在過去一年中的轉型“混戰”中,仍摸索出了一些新特點。“經過一年的發展,行業內新的工藝技術出現使工業生產門類有了雛形。特別是定制家居設備,技術上實現了之前不敢想象的突破。”
據了解,《全屋定制家居產品》行業標準于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是由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家具裝飾業商會于2015年底發布,該標準對于家具、護墻板、門窗、吊頂、櫥柜、衛浴、樓梯等家居定制產品做出相應規范要求。
2016年隨著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日益高漲,全屋定制逐漸受熱。但市場觀察人士認為,新概念短時間內刺激業內萌生新的增長點的同時,出現了諸多魚龍混雜的全屋定制品牌,在真正面對不同消費者需求的時候,多個環節暴露出的問題值得推敲。
未來:格局短時間無法明朗
家居建材市場將持續“冬眠”。“未來全國房地產市場逐步的理性回歸必定對家居建材市場產生一定影響,或延續至2017年上半年。”中國建材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秦占學分析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家居建材受房產業影響在2016年表現明顯,內生動力不足的時候,這種由上下游產業輻射帶動起來的發展風險較大,企業加速轉型,優化產品結構和核心競爭力迫在眉睫。
目前行業內最大的問題是中小微企業居多,多而不強,廣而不精,這對行業洗牌和轉型帶來很大挑戰。
以家具企業為例,據朱長嶺介紹,除諸多微型企業外,目前我國家具企業規模以上大企業100余家,中型企業800多家,小企業4000多家。朱長嶺表示,今后的突出問題是大批的中小微企業需要提升,包括技術水平、勞動生產力、產品質量和環保等方面。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國內家居建材企業有50多萬家,大多是中小企業,企業資產在5000萬元以下的占67.5%,5000萬元到1億元的占24% ,億元以上企業僅占8.5%。
對于家居建材行業在2017年的發展,多位接受采訪的業內專家表示看好。
家具市場洗牌進一步加速 中小企業博弈加劇
“市場洗牌進一步加速,中小企業博弈加劇。”財經評論人士嚴躍進稱,競爭力較弱的企業將受到制約,逐漸被擠出市場。
“有人就有家具的需求,不管經濟如何發展,家具行業彈性系數有限,應該不會出現大蕭條。”朱長嶺表示,國家“四個全面”對業內整體經營環境影響很大,新的一年里會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
消費者消費能力在提升,隨著互聯網的深入發展,隨時消費的渠道在拓展。國家扶貧政策、城鎮化建設、房產去庫存等利好政策將得到進一步釋放。2016年底,中央再次釋放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消息,2017年整體經營環境趨好。
2016年12月中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力振興實體經濟。要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聚焦制度創新激發市場活力,聚焦振興實體經濟提升供給水平。”隨后多中央部門機構負責人紛紛公開表示以創新驅動,力促實體經濟發展,進一步為2017年實體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利好環境。
據了解,2017年有近20家家居企業在排隊等待上市,而當前家居行業上市公司總量不到50家。業內受訪人士一致認為,政策利好,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熱度將繼續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