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條舉措為企業減負超500億元
昨天,《人民日報》頭版刊發題為《80條舉措為企業減負超500億元——江西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報道,二版頭條刊發題為《江西出臺80條舉措為企業降成本、優環境 ——“政府在努力為我們省錢”》通訊,聚焦江西、南昌降成本、優環境舉措。
文章寫道:針對企業反映最突出、最迫切的生產成本過高、發展環境不優等問題,江西決策者著力簡政放權,經過近半年的調研,今年初推出60條高“含金量”的降成本舉措,包括降低企業稅負、涉企收費、融資成本等方面。同時,為優化發展環境,江西推出提高行政服務效率、完善市場監管體系、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等20條舉措。據綜合測算,80條舉措將為企業減負超過500億元。
江西省委書記、省長進園區、入企業,找問題、講政策、鼓干勁,已有33位省領導帶隊深入87個工業園區,開展多種形式的動員宣講和走訪調研。近萬名干部結合“兩學一做”,走進企業解讀政策、算減負賬,幫助企業謀劃轉型發展。
扎實的對接幫扶,讓企業得到了實惠、堅定了發展信心、提升了投資意愿。今年1-5月,江西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位居全國“第一方陣”,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9%,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社會用電量增長保持中部領先水平,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長17%,市場信心持續增強。
文章寫道:“房價、人工工資都在漲,唯獨產品一直在降價。”這些年,企業經營壓力越來越大,江西省兆馳光電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小明心上的石頭也越來越沉。
直到近一年時間,胡小明開始感受到變化:“政府在努力為我們省錢。”
讓胡小明“省錢”的,是江西省今年初為降低企業成本、優化發展環境出臺的“80條”舉措。
江西省兆馳光電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數碼產品的高科技企業,總部在深圳。隨著沿海城市經營成本不斷走高,總公司將部分業務轉向內地城市,2014年9月落戶南昌昌東工業園。
胡小明的公司每年原本須繳納稅費300多萬元,“去年只繳納了200萬元不到,減了160萬元”。對今年可享受的優惠,胡小明已經打了申請報告,算下來只需交130多萬元。
在江西,一系列降低企業成本、優化發展環境的舉措正密集出臺。
江西省發改委主任吳曉軍介紹,降低企業成本60條舉措,包括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降低涉企收費、降低融資成本、降低人工成本、降低用能用地成本、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優化發展環境20條措施,包括提高行政服務效率、完善市場監管體系、支持企業內部挖潛、幫助企業開拓市場、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等方面政策。
“能讓則讓,能放則放,使企業最大限度地享受政策紅利。”南昌市發改委總經濟師柳華說,為更好地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南昌市給每家企業發放了3份清單,即企業訴求清單、企業投訴清單、企業建議清單。每季度收集一次,集中處理企業反映的問題。
南昌、新余等地“瘦身”1000余項行政審批事項,企業到政府部門辦事,哪些事歸哪級政府哪個部門管,只要點擊網頁,就能看見一張明明白白的職權清單。
文章寫道:南昌市跨境電商產業園2015年9月入駐南昌西湖區,正逐漸聚集一批重要的電子商務企業。
“產業園剛一入駐,政府就減免了3年租金。”產業園負責人徐揚介紹,目前產業園已聚集了百度外賣、阿里云等30余家知名互聯網企業。“電子商務企業匯聚在一起,政策優惠可以分享,業務往來更方便,本身就已經降低了企業很大一部分成本。”
南昌還將分產業組織開展10個專項對接活動,包括電子信息與銅箔銅板集群對接、LED上下游對接、汽車與零部件對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對接、紡織服裝產業與外貿企業對接等,推進產業鏈式發展,為企業發展創造條件。
“降成本、優環境,既要幫企業,也要扶產業;既要解決即時問題,又要解決長遠問題。”南昌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邱向軍介紹,園區組織重點骨干企業對上下游配套企業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技術、產品、勞務對接,鼓勵組建產業聯盟,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南昌、贛州、九江等地還陸續組織開展百校聯百園活動,在人才培養、職業人才技能培訓、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發揮高校智庫咨詢作用等方面加強校企合作。同時,遴選1000名博士或副高以上專任教師,他們將深入1000家企業開展信息咨詢、技術改造、科技幫扶、成果轉化等服務活動,為全省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