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然石材的典雅美觀讓其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然而,武漢石材企業的生存現狀卻與武漢城市形象極不相符。“目前武漢幾乎找不到環境好、規模齊全的石材市場,”資深項目經理林毅說:“土、小、散、亂,市場里的石粉和污水讓人望而卻步。”
除了環境差,困擾武漢石材商戶的問題還有不少,他們萬分期待規范化、現代化、環保型的專業石材市場的出現,而位于黃岡團風縣的湖北大石代石材城成為他們的福音。
石材商戶的苦惱
做了近十年石材生意的蒙雨最近有點苦惱,“生意越來越差,租金還越來越貴。”他的店開在武漢東西湖,那里目前是武漢石材最集中的市場。據蒙雨介紹,5年前剛剛進入該市場時,每平米的租金才5元,現在則翻了四番。“我還是第一手的商戶,很多接手的租金還要翻倍。”
和蒙雨一樣,同為石材商戶的陳億民則抱怨石材城的“天價水電費”,“這里比外面的電費貴出6毛,我們石材行業是用電大戶,這樣的成本支出真讓人受不了。”他說。
而武漢石材商戶面對的還不止這些問題,北京、上海等地石材城被迫搬遷的新聞也讓他們掛心。因為環保和城市發展的原因,石材商戶常常被迫轉移陣地而損失巨大。蒙雨就曾經在漢西開過店,經歷過拆遷之苦,他無比希望能夠穩定下來。
專業化市場來了
2015年即將被翻過,而湖北石材行業也即將迎來新的篇章,這一切皆因大石代石材城的到來。據了解,該項目由四川石材協會和武漢雅安商會牽頭,聯合具有20年運營經驗的石材企業家協力打造,將建成集加工、倉儲、門店展示和銷售于一體的3800畝環保型全產業鏈石材專業市場。
湖北武漢雅安商會會長袁曉紅提到建設大石代石材城的初衷時表示,“作為武漢資深石材人代表,我們深受寄人籬下之苦,我想要為武漢石材人做件事,建一個擁有自主產權的規范化、現代化、環保型的石材專業市場。”
專家表示,武漢石材市場轉型、升級、產業轉移勢在必行。而大石代石材城擇址黃岡團風縣也是集合了天時地利人和,在當地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團風縣臨港經濟開發區是武漢市政府規劃的產業轉移示范區,也是武漢石材產業轉型升級的最佳承接地。在淘汰落后、治理環境污染和塑造行業標桿等方面,大石代石材城都勇擔重任,走在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