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賣”一詞在大型家居建材賣場并不多見,但在一些低端市場卻比較常見。一看到 “甩賣”二字,大多消費者首先想到的就是 “便宜”,因此許多業主為壓縮裝修成本都對貼有 “甩賣”標簽的建材產品頗感興趣。其實,價格便宜并不代表產品實惠,消費者購買商家 “甩賣”的建材雖然當下可以節約一點開銷,但卻極可能導致日后居家生活中一系列 “鬧心”事件的發生。
前日市民王先生家的馬桶又堵了,只好請專業人員幫忙處理,事實上,王先生家的馬桶 “鬧別扭”已不止一次了。疏通下水的人員的上門費一般每次都在50元左右, 因為疏通馬桶, 王先生可沒少花“冤枉錢”。
每次提到自家的馬桶,王先生都后悔不已, 認為當初不該在市場上買件 “甩賣”產品。據了解,這款 “不省心”的馬桶是王先生在我市某建材城內一家正在撤攤甩賣的商戶處購買的。因為是 “甩賣”產品,所以商家不負責任何售后服務,王先生只好自己請人運貨、安裝,此項花費就達100元。之后,因為安裝不專業,導致馬桶一夜間便將100元的水漏得一滴不剩。算上之后多次支付疏通馬桶人員的工費,王先生已為該馬桶支付了近500元的“增值費”了。
購買了一件 “甩賣”產品,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多花了許多 “冤枉錢”不說,而且還給業主的居家生活中造成了諸多麻煩。在購買裝修材料時,業主力求壓縮裝修開銷的想法本沒錯,但建議大家最好不要購買沒有售后服務與質量保障的建材產品,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損失及煩惱。王萬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