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同批瓷磚竟然出現數種色差
佛山市的鄧先生在前兩個月購買了一批瓷磚,而生產該瓷磚的廠家則為何其合作一年以上的伙伴,為此其檢驗員也沒有對這批貨進行檢驗就直接簽收了。可是在貨物銷售了幾十箱之后接連收到了客戶的投訴,表示將瓷磚鋪好之后竟然出現嚴重的色差,而且色差還不止一種,當時經過鄧先生仔細的查看后大約有七種色差,為了維護店鋪的名聲所以他只好自己對消費者進行了補償。并且還要負責將已經鋪好的瓷磚全部換掉,并選用另一批瓷磚進行補償,如此鄧先生的損失可謂不小。
廠家拒不賠償
該廠家和鄧先生可是老關系,但是對于此次行為竟然做出了很不通人情的事情。開始雖然派人去查看了實際情況,但是其后就沒有任何回復了。表示如果鄧先生能夠把這批瓷磚運回廠家那里則會考慮退貨或者退錢,鄧先生很不理解,明明是廠家的問題為什么要自己負責運貨?這筆運費少說也得幾千元所以他不贊成廠家的意見,而且之前對消費者進行的賠償還沒有和廠家進行簽算。這些額外的費用累計起來也是接近萬元的,為此他要求廠家直接賠付,于是雙方最終鬧得不歡而散,廠家表示鄧先生不照做就不賠償。
有關部門介入廠家賠償
于是鄧先生向有關部門進行了申訴,最終有關部門介入該事件的調查并且查出瓷磚確實是出現了多種色差,經過雙方的協商后最后廠家答應賠償3800元。不過到目前為止廠家還沒有支付這筆錢,有關部門表示如果廠家在規定期限不賠償那么將面臨罰款,如此廠家損失將更大所以希望該商家能夠迅速對鄧先生進行賠償。
而業內部分人士竟然認為鄧先生和廠家沒有做好溝通工作才導致糾紛的出現,瓷磚出現色差本來就是正常的現象,如果不嚴重那么完全可以自行消化吃個小虧就是。此種說法令網友們瘋狂抨擊,一名網友表示如果準許如此之多的色差那么布置在家里會出現什么樣?這得讓該人士自己去品嘗下。的確,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商家都是有資格進行維權的,既然產品有問題而對方又不愿意積極解決,那么就得運用法律手段去解決問題,不能一直拖延下去而浪費時間精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