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建材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動輒上萬平方米的大賣場風起云涌,這無疑加速了整個行業的快速洗牌,強者恒強弱者羸弱,直至最終被清盤出局。在外界紛紛猜測家居建材行業的高利潤到底幾何時,整個行業卻是早已進入了“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局面。難怪一名照明產品經銷商一聲嘆息:前些年,我是賣一個燈賺四個燈,現在賣四個燈還賺不到一個燈,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如果只是生意難做還是幸福的,最怕的是生意沒得做。隨著顧客購買越來越理性,傳統的銷售方式越來越行不通了,看著每天像被水洗過一樣冷清的賣場,很多經銷商老板都搖起頭琢磨著今后的出路。
低關注度,高參與度
裝修初期:深度分銷。管材、電纜、防水、油漆等產品更加側重于深度分銷,由于顧客在購買這些產品的時候不需要看款式,決定一款產品能否銷售成功主要取決于品牌和價格兩個因素。在做這些產品的銷售模式設計時,經銷商不需要過分癡迷于店面形象的展示,當然好的店面形象對銷售會起到促進作用,可更重要的是如何做深度分銷方便顧客的購買。行業資深銷售經理曾說過這樣一段話,裝修初期的家居建材產品一定不能忽視五金店這個經銷商群體,實行深度分銷最重要的是要意識到十字方針:“街邊店占位,小區店產糧。”你看公牛開關對大小五金店門頭的搶奪,就知道街邊店對于品牌知名度提升的重要性了,而新裝修樓盤小區店離顧客最近,對于這些基礎產品很多人都會選擇就近購買,甚至讓裝修人員代買,所以說小區店是能賣貨的店。
裝修中期:立體銷售。走進任何一家大型家居建材賣場,你會發現近身肉搏最慘烈的就是這些中期產品的零售門店了,瓷磚、地板、衛浴、櫥柜等產品門店越開越大,裝修越來越奢華,促銷活動越來越頻繁,服務越來越好。在競爭異常激烈的形勢下,必然會出現大魚吃小魚的結局。但是,卻有一些小門面不動聲色地藏匿在輝煌殿堂的中間,日子過得春風得意。原來他們避開了正面戰場的交鋒,另辟蹊徑走出了一片新天地,有人主攻工程項目銷售,有人強化了和家裝公司的合作,也有人開始進行深度分銷。裝修中期的產品比較特殊,客戶購買的整單金額比較高,而且產品的款式不是特別追求個性化,所以這些產品對于廠家來說可以實現規模生產,對于經銷商來說,這些產品既適合零售也適合其他渠道銷售,完全可以走多元化銷售路線。
裝修后期:門店零售。家具、窗簾、燈具、壁紙等產品屬于裝修后期產品,也就是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軟裝”概念,有很多顧客都應該聽過“輕裝修,重裝飾”的裝修理念,對于這個理念是否完全有理,小編不做評價,不過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軟裝產品更能讓裝修體現出個性化來。越是個性化的產品,它的銷售方式越強調購買體驗和客戶服務,所以對于裝修后期產品來說,銷售的重點應該聚焦于門店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