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的銷售明顯好于預期。”海南省政府秘書長、新聞發言人胡光輝在日前介紹上半年海南經濟運行基本情況時如此描述海南上半年的房地產形勢。
由于海南的房地產市場面對的是全國的購房者,海南樓市也被看成全國樓市的風向標之一,胡光輝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信息引起了廣泛關注。
“明顯好于預期”是個什么概念?胡光輝披露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海南全省的房屋銷售面積572.21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38.9%;房屋銷售額558.08億元,增長47%;房地產業增加值169.08億元,增長21.4%,拉動服務業增長4.3個百分點。
而島外購房者更多的是海南省三亞市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同樣好于預期。三亞市房地產業協會主辦、內部發行的《三亞房地動態》7月19日刊發的數據表明,三亞市2013年上半年的房地產銷售業績突出,僅半年時間的銷售額就占到2012年整年銷售額的90%。
“上半年,全省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不含農戶)完成1199.80億元,同比增長25.5%,其中房地產(000736,股吧)開發完成投資500.47億元,同比增長29.2%。”海南省統計局局長符國瑄在2013年上半年海南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信息顯示,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占海南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例高達41.7%。海南房地產投資增長率高于全國房地產投資增長率近9個百分點,海南房地產開發熱度由此可見一斑。
《三亞房地動態》在綜述上半年的三亞樓市整體情況時總結認為,三亞房地產市場迎來了“大房企”稱雄的時代,與此同時,也加速了三亞中小房企退場的進程,進入2013年,該態勢愈發明顯。
該篇題為《房地產市場保持良好勢頭迎來“大房企”時代》的文章披露,以萬科、魯能地產、綠城、中糧、中鐵、中信等項目形成的銷售額,正在占據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2011年、2012年、2013年上半年,三亞銷售前10名開發企業的銷售總額均為126億元,前10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比例也不斷提高,分別達到了55.6%、56.49%、62.25%。
不僅銷售額被這些大房企拿走了大頭,比銷售額更為提前產生的變化的土地儲備向一線房地產開發企業集中的趨勢也已先期出現。如魯能地產在海南的土地儲備已經超過萬畝,萬科、遠洋、華潤地產也都在謀求繼續擴大在三亞的土地儲備。
“三亞的房地產市場不再像前幾年那樣好進,門檻也不再那么低。”《三亞房地動態》刊發的文章認為,三亞的整個房地產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三亞的本土房企在與外來房企的競爭中疲態漸現,加速了三亞本土房企退場的進程。
記者多日在海南觀察發現,與一些大房企的火爆銷售相比,一些中小房企確實日子也不好過,不少中小房產項目打折促銷,個別項目尚未建成已拆除腳手架成為半拉子工程。
對于外界廣為關注的海南房地產的價格問題,上半年海南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并未詳細說明,僅稱運行整體平穩,價格趨于合理,將優化房地產產業結構。
記者就上半年海南的房地產情況致電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媒體聯絡的改革與發展處,該處相關負責人稱,房地產市場信息較敏感,該公開的均已公開,其他的不便透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