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行業起步晚,準入門檻低,導致行業內部分小企業甚至作坊式廠家以組裝和貼牌的方式生產運營,使一些有安全“隱患”的太陽能熱水器混入市場。
在走訪中發現,很多太陽能熱水器都是作坊式雜牌企業以組裝和貼牌方式制造的,市場上的很多太陽能熱水器都是“產品無法用”、“服務無人管”、“配件無保障”的“三無”產品。
太陽能熱水器不同于其他家電產品,被置于戶外,冬天要抵抗-40℃的低溫,夏天要經得住100℃的滾燙熱水。產品每一個關鍵項缺失或不達標,都會導致不能使用。
這些“三無”太陽能熱水器往往一到冬天就徹底“冬眠”。其中,40%屬于管路凍堵、腐蝕、漏水,31%屬于水箱不保溫,另有35%的消費者反映真空管集熱效率差,還有水溫不高、產品質量不穩定、性能衰減快等問題。
熱水器漏水,修理后還漏水
家住中原新村的陳先生向投訴,他家的太陽能熱水器漏水,修理后還漏水。
據陳先生稱,他家的熱水器是兩年前買的,10天前開始漏水。按照維修卡上的電話,他打到太陽能熱水器公司,公司派維修人員給熱水器換了個接頭,收了40元錢。可是修完后熱水器照樣漏水,維修人員說水滿了漏水很正常。晚上陳先生回到家后,發現熱水器跟以前一樣,家里全是水。陳先生稱,他家的熱水器是自動上水,滿了就漏,害得他不能正常洗澡。
內膽變形商家失蹤
家住帝豪花園小區的張老漢氣憤地說:“當初買熱水器時,商家說假一賠十,現在產品出現問題,我要求商家按原價的3倍賠償。”
2010年9月,張老漢花2650元在古槐街附近一專賣店買了一臺太陽能熱水器。去年,他發現熱水中有黃色異物排出,漸漸堵住了噴頭。到了冬天,本來能供兩個人洗澡的熱水器連一個人都不夠洗了,標明的容量為130升,其實只能接3盆水。維修人員檢查發現,內膽嚴重變形,打上去的水頃刻間流失。由于經銷商已不知去向,熱水器河南總代理說要協調廠家檢測后再答復。
學會辨別優劣,拒絕“三無”產品
針對許昌太陽能熱水器市場魚龍混雜的狀況,市消協有關人士提醒消費者,購買太陽能熱水器必須確立選擇標準,學會辨別優劣,拒絕“三無”產品,不要被“低價”、“贈送”等迷惑。
第一,沒經過嚴格檢測的不能選。可靠的產品都有一套嚴密的質量控制和檢測體系,從原材料、配件到主機檢測項目齊全,尤其對關鍵性能指標檢測更加嚴格。名牌產品企業都擁有自己的檢測中心,對太陽能所有的部件進行嚴格檢測。而雜牌太陽能廠家生產標準低下,甚至拿消費者做試驗。
第二,非原配一體機和冒牌原配一體機不能選。原配一體機是供應熱水的系統,具有高效主機和原裝標準化配件。而非原裝標準化配件出了問題,廠家甩手不管,配件廠家又找不到。有的牌子宣稱是原配一體機,但真正安裝時使用非原裝配件欺騙消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