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櫥柜行業的抄襲現象其實由來已久,但近些年沖突爆發更為顯著。其實也是在側面反映了櫥柜行業的發展。當競爭沒那么激烈的時候,即便有櫥柜企業被抄襲,影響并沒有這么大,所以原創企業和抄襲企業暫時相安無事。當櫥柜品牌企業的原創意識和專利意識不斷增強,同質化產品已經無法在市場份額上站住腳,矛盾自然就尖銳起來,沖突一觸即發。
原創企業做大做強
談到如何解決專利權紛爭問題,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介紹,業內一些大企業發現被抄襲后的做法是,隨時更新,繼續引領潮流,讓別人跟不上。“我們要繼續加強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技術,業內大企業要不斷創新,引領行業發展。”
堅持研發創新的櫥柜企業必須要有遠大的目標,全力發展品牌、全力創新,把自己做大做強,“只有強大了才有話語權,這是解決紛爭的根本辦法。”
規范侵權懲罰
業內人士認為,要杜絕專利侵權,還得提高企業的侵權成本。據介紹,在現在的櫥柜專利權侵權案中,企業的侵權成本其實很低。“首先是賠償責任很難界定。”
據了解,維權企業需向法院提供侵權產品的銷售數額,而“這個很難拿到”。即使訴訟成功,“有的企業換個名字繼續賣侵權產品。”如果侵權成本大大提高,估計櫥柜企業在抄襲之前也會掂量到底值不值。
提高業界原創意識
無論是國家、企業、行業、媒體甚至消費者,其實對于家具的專利權關注都不太高。業內人士表態,首先需要的是集體對原創設計的尊重和引導。
有些靠抄襲起家的櫥柜企業甚至是當地的納稅大戶,“地區割據現象尤為明顯”。這種企業不僅不應受到“保護”,政府還應在此過程中加強總體的監管,對企業產生正確的引導。
盡管現在大家都能意識到“抄襲是不對的”,但行業整體對于抄襲現象的自我認知還應提高,而消費者也應該維護原創產品,提高對櫥柜設計的要求。“但這是一個消費層次問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
引導行業力量
在家具專利權糾紛中,中國家具協會和一些地區家具協會都制定了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規定。朱長嶺表示:“行業反對抄襲,對抄襲現象支持媒體監督,并會對屢教不改的會員進行開除。”行業協會還會積極配合維權企業幫忙取證、交涉和呼吁,并對侵權企業在網站及宣傳媒體上曝光。“我們還從原創設計的培訓入手,培養原創設計人員,賦予行業正能量。”
但也有業內人士提出,如果櫥柜行業內能夠成立一個自律的組織,像歐美國家一樣,由行業協會來負責保護知識產權,集各大品牌之力,使用專門的隊伍來做這種事情,或許維權的力量更強大,對侵權企業也更有威懾力。雖然對于我們國家來說,成立非常自律的櫥柜行業組織還并不成熟,但現存的行業組織在看到抄襲現象時所做的努力不容忽視。
保護櫥柜設計原創和知識產權,首先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通過法律的懲罰和威懾力來減少抄襲行為,國家政府在這方面的關注也是值得期待的。但維護品牌和知識產權之路并非暢通無阻,今后還需要櫥柜企業和行業組織攜手,為規范櫥柜行業的知識產權發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 上一篇:防患未然 櫥柜企業如何轉“危”為安?
- 返回列表
- 下一篇:長沙建材:被迫上漲 持續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