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朱麗華)經過了近半年的申請等待,從居委會辦事處到市一級的審核,一些申請人在終于獲得了承租資格后,卻最終選擇棄權。記者從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保障中心了解到,截至5月2日我市第一批搖號完成的2596套公共租賃住房,有2546戶已辦理了租房手續,50戶選擇放棄。
那么,這50戶棄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記者經過四處打聽,聯系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棄租者,他向記者表示,玉泉區“康居家園” 單套住宅面積為35至48平方米左右,他搖到了一套35平方米的住房,整套房只有一個臥室,根本就住不下,現在孩子已經上高中了,希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間,這對他們來說是個問題。在采訪中,還有一位姓王的棄租者告訴記者,他放棄公共租賃房的原因是面積太小,地點又有點偏。“我是做小買賣的,平時有很多物品需要一個堆放的地方,三四十平方米的房子連住都是問題,別說放東西了,無法做生意咋生活。我現在住在紅山口村的一間平房內,這處平房有兩間住房,還有一個院子,一個月一百多元房租,我個人認為還是這種‘農民房’對我來說比較實惠。”
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保障中心的張曉敏告訴記者:“這項工作本來在4月5日就應該結束了,但由于當時還有近60戶搖到號的居民沒來辦理手續,考慮到能夠搖到一套住房也實屬不易,為此房產局工作人員將名單返到各居委會辦事處,一個一個地尋找、聯系,之后又有幾戶來辦理了手續,還有7戶到現在也聯系不上,有10戶被取消資格,33戶放棄。”張曉敏說,針對這50戶棄租者他們也做了詳細的調查,這些棄租者多數是認為戶型偏小,家里人口多住不下,所以只能放棄,張曉敏說,上午就有一戶居民來反映,他搖到一套37平方米的房子,可他們全家5口人,房子明顯不夠住,為了能夠滿足更多搖到號居民的住房需求,允許搖到號的居民私自互換住房,如雙方意見達成一致,只要來房產局保障中心辦理備案即可。
張曉敏還告訴記者:“首次搖號配租的公租房項目為玉泉區‘康居家園’,該項目位于玉泉區內蒙古畜牧科學院規劃路以西、鄂爾多斯西街以南,單套住宅面積均為35至48平方米左右,用于此次搖號的公租房有2596套,該項目預計今年5月交付使用。另外,下半年新城區的3000多套公共租賃住房將再次進行公開搖號。”
張曉敏說,目前我市申請公共租賃住房的人數已達一萬多人,《呼和浩特市公共租賃住房租賃合同》為格式合同,合同期限最長不超過 5年,公共租賃住房只能用于承租人自住,不得出借、轉租或者閑置,也不得用于從事其他經營活動,如果被查到將永久取消申請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