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五條”各地細則尚未正式落地、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日益嚴厲的情況下,各地開發商依然看好今年樓市。 記者走訪首府多家樓盤了解到,多家開發商銷售不錯,對即將開盤的二期工程等后續項目看好,并且多有漲價預期。對此,業內人士指出首府部分開發商對今年樓市頗具信心。
開發商銷售額增長
“國五條”發布近一個月,各地開發商對新的地產調控政策態度不同,其中部分開發商對樓市未來預期仍然看好。3月4日,綠地集團曾公開表示,今年銷售目標增長預計將超過30%,全年房地產投資規模預計將超過1500億元。3月15日,華潤置地召開2012年度業績發布會,公司稱,“國五條”暫時對公司銷售額沖擊不大,新政發布之后,公司約10天內的銷售額約為2.8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2013年全年公司銷售目標為570億元。據了解,華潤置地2012年的銷售金額為521.93億元。
近日,在香港召開的碧桂園集團2012年業績發布會上,該公司總裁莫斌表示,今年該集團目標預期實現合同銷售金額、合同銷售面積均較2012年同比增長30%,分別達到620億元和800萬平方米。莫斌表示,今年預期目標是經過慎重考慮后提出的,目前廣泛討論的中國城鎮化建設將為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剛需型買家和改善型買家市場龐大,改善住房條件的潛在市場也不可小視。此外碧桂園方面還表示截至2月底集團已經實現了預期合同銷售金額的20%。
事實上,不少房企認為調控或許是新一輪的機會。萬科集團董事會秘書譚華杰在2012年度業績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國五條”更堅定了萬科對調控長期性的看法。萬科的策略是順應政策導向,繼續面向自住需求,堅持為普通人蓋好房子、蓋有人住的房子的理念,提高企業經營效率。中海地產主席孔慶平也曾公開向媒體表示,對中海地產而言今年內地樓市機會大于挑戰,因政策不放松,故相信市場表現與過去一段時間相仿,公司將盡量爭取銷售收益有兩位數增長。
樓市利好原因多
對于今年首府樓市的銷售預期如何,內蒙古海亮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王旭東有自己的看法。他對記者說:“從目前的銷售情況看,今年樓市總體看好。整個市場對于國家嚴厲調控的政策是有預期的,目前首府的房價已經限定在了一定的范圍內,消費者對于市場的認識比過去更加清晰,也更加理性。我認為目前首府樓市還是存在有很多調控以來沒有得到釋放的剛需購買力,以及一些改善性需求的客戶。”
君林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總經理席在喜表示:“國家城鎮化發展策略會使城市不斷發展成熟,公共設施、市政配套設施會不斷完善。新的城市板塊的發展就會促成房地產行業的不斷發展,為開發商帶來新的發展契機。而隨著新的地段的發展,配套設施的完善,房價也會有一定程度的上漲。”
金盛家居常務副總經理韓禹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的“金盛家居·南二環廣場”由金盛集團斥資8億元打造,主要是打算建造集建材、家具、家電、家裝、超市、影院、餐飲以及綜合娛樂為一體的復合型商業綜合體。
“它是該區域首座大型品牌家居建材商業賣場,覆蓋城南60萬居住人口,消費前景無限。我們計劃在呼和浩特市長遠發展,對于呼和浩特市的市場也相當看好的。”韓禹清說,隨著東南板塊發展不斷成熟完善,金盛家居廣場的商業升值潛力不可限量。
開發商營銷策略多樣
“對于一個房地產企業來說,樓盤的銷售情況無疑是企業運營生命線中的重要一環,合理的營銷策略更成為企業成敗的關鍵。”內蒙古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于光軍向記者剖析了首府各大開發商的一些營銷策略。他說,萬達采用的是低價走量的一種策略,他們用高性價比的價格贏得市場購買者,短期之內大量銷售,獲得了很大的成功。而很多開發商更注重走高端路線,一個城市地段缺什么他們就建什么。比如說,首府某地塊環境幽美但缺乏高端住宅和商業,他們就集中開發該類項目。還有部分企業的營銷手段是看消費者需求,有些項目只針對剛需購買者開發樓盤,并以此作為賣點;有些針對改善型購買者開發樓盤,在學校周邊或者機關單位周邊開發項目,以教育和出行為賣點銷售樓盤。
“要根據地方實際,找準人群定位,利用合理的營銷策略就可以獲得上佳的銷售。”于光軍分析,對于首府而言,政府機關單位相對較多,高校云集,10~15年內外地人進入的量要大于人口外流。6~7年內,很多人群都擁有不錯的購買力,這些人群都將成為樓市購買的主力。
2013年1月3日呼和浩特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在過去的5年中首府城市面貌發生顯著變化,城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報告說,中心城區輻射帶動力明顯提升。建成區面積由2007年的150平方公里擴展到230平方公里,市區常住人口由140萬人增加到220萬人。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明顯提升。建成了一批城市商業綜合體和星級酒店,新建鐵路東客站等一批大型公用項目,城市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完善。此外,報告還介紹了5年間首府城市建設品位與特色明顯提升,建設了一批特色街區,群眾居住環境明顯提升。對全市1123個老舊小區、292條小街巷進行了改造,有效改善了群眾居住和出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