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奮力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的重要一年。昨日,成都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了2013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如何落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在會后采訪了我市相關部門。
要深刻領會“首位城市”的豐富內涵,堅定不移地把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作為落實“首位城市”這個發展責任的具體抓手,努力在全省、在西部發展格局中發揮交通主樞紐、產業主支撐、城市主引擎、開放主陣地的重大功能。
成都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根本的舉措就是要穩扎穩打地把五大興市戰略抓出成效,努力把經濟發展轉入“四化同步”的科學路徑。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奮力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的重要一年。昨日,成都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了2013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如何落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在會后采訪了我市相關部門。
落實交通先行戰略,市交委———4條快速路開建 直通二三圈層
4條快速路開工建設,拉近中心城區和二三圈層的距離;新機場選址報批,綜合交通規劃今年確定;區市縣通軌道交通,今年將適度超前規劃多種形式……在昨日的市委經濟工作會上,交通建設被多次提及,通過這些信息,成都未來的交通藍圖呈現了出來。
新機場在簡陽 綜合交通規劃年內出臺
“新機場在簡陽,已經進入最后選址報批程序。”市交委透露,新機場的選址方案已經過省政府同意,正在履行國家民航總局、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的最后報批程序。一份新機場的綜合交通規劃目前正在進行,年內會確定下來。新機場建成后,連接市區和新機場必然會有高速公路和軌道交通。
2013年,新邛路、五洛路、成溫邛快速路、天府新區貨運通道等4條市域快速通道建設將加快。這些快速路的建成通車將大大拉近中心城區和二三圈層的距離。事實上,2013年,成都內部交通建設的中心將逐漸從主城區向天府新區轉移,向貫通和加密主城區與近郊遠郊區縣的骨干路網轉移。主城區和二三圈層之前的快速路網將更加密集。
“全長80多公里的天府新區貨運大道已經開始建設。”市交委透露,這條道路被規劃為貨運專用通道,同時還串聯起了青白江的物流園區、龍泉物流園區,雙流物流園區和新津物流園區,物流通道更加合理。目前龍泉、新都、青白江部分路段已經開工,新津段已經形成一段道路。
超前規劃 建設多種形式的軌道交通
考慮到城市近遠郊衛星城鎮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經濟工作會提出將因地制宜、適度超前地規劃和建設多種形式的軌道交通。
“今年成都軌道交通建設主要任務是繼續已經開工項目的推進,按照計劃,在保證質量前提下,加快建設。”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從成都地鐵公司獲悉,今年我市軌道交通建設預計將完成130億元的投資。
據了解,今年要把目前在建的地鐵3、4號線等工程做好,開通試運行地鐵2號線西延線,新建項目包括4號線延線和7號線。“眼下7號線開工的一些車站都是與地鐵3、4號線相交叉的,必須同步進行,不然以后沒有條件施工。”成都地鐵公司透露,7號線正式開工還需要等國家正式批復后,全面開工建設。4號線二期工程包括了東西方向的延伸,重點是向西往溫江延伸。
按照正在報國務院審批的新一輪成都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到2020年將完成291公里,它有兩個重大節點:一是2015年,基本建成150公里,其中通車運營里程110公里。形成成都城市軌道交通的“骨干網”。到2020年末,成都將全面完成291公里軌道交通建設,從而形成城市軌道交通的“基本網”,2020年以后,就是線路加密,縮小服務半徑,讓老百姓在盡量短的路程找到地鐵車站。
今后全市軌道交通會有輕軌,甚至會發展一些短距離的有軌電車,這些都叫軌道交通,達到技術、運行、投資模式的多樣化,最終形成全域軌道交通。
落實產業倍增戰略,市經信委———“成都制造”變“成都智造”
市委經濟工作會上提出,2013年要大力健全區域創新體系,并把區域創新體系作為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的核心引擎。市經信委透露,成都的工業正在向高新、高效、高端、集中、集群、集約方向轉變,不再以數量取勝,而是將產業的質量和效益放在了第一位,“市委提出要把簡單的‘成都制造’向有核心技術的‘成都智造’轉變,我們也正努力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聯系,加快創新研究轉換為產業的速度,這將是成都工業保持持續高速發展的后續動力。”
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當前成都已經編制完成了重點產業核心技術缺失環節,以及下一步發展的需求目錄,未來市經信委將根據這個目錄與各級高校、研發機構進行聯動攻關,還計劃向國外的高校引進這些核心技術,以實現依靠科技的智慧制造。而對于頁巖氣、3D打印技術等重大創新技術,成都也會繼續跟進,“國內的高校在前沿性的產業上已經有一些進展,我們會繼續加強技術和成果的儲存,一旦時機成熟,就可以向產業推進。”
經過多年的發展,成都的現有工業園區發展已經日趨飽和,怎樣才能為成都的產業提供發展空間?據了解,當前成都正在進行第二輪的工業園區修編,這一次與第一輪的修編有很大的不同,將以產業規劃為指導,來設定工業園區的空間、主導發展方向,一切以成都的產業具體規劃來決定。
據了解,市委、市政府提出“產業倍增”戰略后,目前成都的規上工業的規模已經實現了歷史性的升位,在產業倍增戰略的推動下,成都工業注重了質量和效益,淘汰了不少的高耗能產業,基本呈現出好中求快、質中求量的態勢,十二五期間有望實現更大的突破。
落實立城優城戰略,高新雙流龍泉成華———天府新區將成立黨工委和管委會
天府新區建設,也是2013年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按照會議部署,抓緊成立天府新區黨工委和管委會,理順天府新區管理機制,支持天府新區直管功能區和新川創新科技園、電子信息產業園、國際汽車城等一批核心起步區加快建設。今年的主要任務是,既要立足于加快和提前,抓緊建設已落地的重大產業項目,更要搶抓機遇招大引強,爭取引進一批國際化、世界級的高端產業項目。
高新:2013年GDP達到1000億
2012年,高新區仍然保持了20%多的增長速度,但當前仍面臨機遇和挑戰。高新區管委會透露,按照“穩中快進、領先發展”的要求,高新區將在如何深挖存量招商,如何推動已落戶項目升級拓展、擴大項目投資上下工夫,還將緊盯行業龍頭和世界500強企業下一步發展動向加強聯系,謀求新的發展機遇。
據成都商報記者了解,高新區2013年將力爭實現GDP達到1000億元的目標。“此前已經投產的電子信息項目將繼續釋放產能,正在加快建設的新川創新科技園以及新城建設都將為高新區的發展提供新的動力。”特別是新城建設方面,將為高新區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創造很多機遇。
雙流:啟動航空物流園二期項目
作為主陣地,雙流縣將以天府新區建設為重點,推動區域經濟穩中快進。成都商報記者從雙流縣獲悉,2013年,雙流縣將在去年完成分區規劃以及部分組團規劃的基礎上,完成和完善所有組團規劃以及相關專項規劃等各項規劃。同時,堅持產業立城的取向,牢牢把握“再造一個產業成都”的總體要求,推進現代產業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快天府新區的產業發展。
“基礎設施的建設,在2013年仍將保持良好的推進勢頭。”雙流縣透露,2012年雙流縣完成了20平方公里骨干路網的建設,2013年將在此基礎上再完成20平方公里的骨干路網建設。
龍泉:成都造整車將突破60萬臺
“2012年我們的整車制造是37萬臺,2013年將突破60萬臺。”成都商報記者從龍泉驛區獲悉,2013年成都經開區將繼續以整車為龍頭,加快發展汽車產業。2012年經開區的汽車主營業產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2013年將向1300億的方向努力,這一增長還有賴于汽車銷售市場的拉動。
昨日的會議特別提到了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據了解,整車制造是支撐經開區經濟的主體,占經濟總量的75%以上,經開區將以高端創新為驅動,提升產業層次、優化產業架構,增強產業的綜合競爭力和創新技術的驅動力。“我們在汽車發動機、變速箱、新能源等領域(小區網 論壇)的技術水平還不足,需要在2013年加強培育自創自主的環境和氛圍,實現人才和高端資源的聚集,選好技術攻關的方向,爭取取得一些關鍵領域的突破。”
27條道路構建:成華北改區域交通骨架
市委經濟工作會上提出,將進一步形成大調遷、大改造、大建設的局面。成都商報記者從成華區獲悉,今年成華將繼續貫徹“交通先行”,將27條道路納入建設計劃,初步搭建起北改區域“五橫七縱一環”交通大骨架,啟動3.5環道路規劃建設等,全力構建“12橫+8縱”交通骨架。
目前,成華北改區域“五橫七縱一環”交通大骨架正在形成。“五橫”中的二環路(北新—龍舟路口)完工達70%左右,熊貓大道完工達60%左右,三環路(北新—老成渝路口)和2.5環(二仙橋東路—雙荊路)已經相繼完工;“七縱”中的川陜路已經開始立面整治,蜀龍路完工達60%左右,其他道路如成綿高速、新成華大道等年內將全面啟動建設。
“今年,我們將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奮力推進北改區域交通路網建設。”記者了解到,今年成華區將實施27條道路建設。新建鳳凰大道(熊貓大道西延線)、青圣路(動車30線)、成綿高架底層道路,續建熊貓大道、蜀龍路五期,并打通新成華大道米字路口、一環路府青路節點、新山A線跨線橋3個節點,同時將在一里塘片區和八里二仙片區新建9條道路,全力構建起成華北改區域“五橫七縱一環”交通大骨架。
成華還將規劃3.5環成華段,最快將于明年實施。據透露,3.5環成華段總里程數在10公里左右,起于龍潭工業園D線,橫穿雙龍路、龍潭場鎮、新成華大道、龍青環線,一里塘片區規劃路直至止于川陜路。對這一片區,成華計劃將按照2.5環成華段的打造模式,將道路與產業相結合,再造一條產業發展帶。
落實全域開放戰略,市投促委———力爭今年新增世界500強20家
財富全球論壇將于2013年6月在成都舉辦,2013年9月全球華商大會也將在成都召開,這座城市將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眾多世界500強企業高層將聚集在這里,成都這座千年古城將迎來有史以來最難得的投資促進機遇。“以前都是我們出門請來,這一次是他們主動來到成都,我們需要借助這兩個國際性盛會,將成都的營銷工作做好,讓這些企業留下來。”成都商報記者從市投促委獲悉,2013年目標直指新增20家世界500強企業。
2013年,市投資促進系統將以精心承辦財富全球論壇為總牽引,借力借勢開展國際化城市營銷,大規模、集群式、全鏈條地承接重大產業轉移,以使我市投資促進工作再有一個大的躍升,全方位推進投資促進。接下來,成都還將在境內外多地舉行推薦會,計劃將前往北美、歐洲、亞太等多地進行招商,借助財富全球論壇和華商大會這兩個大事件,進行活動招商。
成都的投資促進工作在“全域開放”戰略的引領下,已經步入了“招商選資”階段,將圍繞構建現代產業,招大引強,突出重點區域的招商。不僅如此,市投促委還與經信委合作,對我市的電子信息、汽車等產業進行梳理,對未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進行梳理,制訂個性化的招商方案,“以期實現2013年新增20家世界500強的目標。”
志愿服務將成為這次盛會不可缺少的內容。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從團市委獲悉,全球財富論壇的志愿者招募工作將于本月底結束。目前已有超過一萬名志愿者報名。
“我們將對材料進行審核,經過筆試、面試、心理測試等環節,優中選優,選出正式志愿者。”團市委表示,確定成為財富全球論壇志愿者后,還將經歷培訓、仿真演練,才能正式上崗。
落實三圈一體戰略,市交委———城鄉互通 公交線路
中心城區和二三圈層的互通也將深入進行。按照目前的整合原則,二圈層的區市縣將把區域內的公交經營主體進行整合,然后和公交集團共同組建新公司,開行城鄉互通的公交線路。目前,郫縣已經完成了縣域內的公交主體整合,具備了互通公交的前提條件。
“但雙流的互通顯得更為緊迫。”市交委透露,由于地理位置更靠近市區,雙流和中心城區的公交互通呼聲更為強烈。推進城鄉互通公交、出租的過程中,還有好消息。據透露,市交委和溫江原則上達成一致,積極推動一體化。而相比郫縣,溫江的一體化可能還將體現在出租車上。
改善民生 市民政局:鼓勵新建社會化養老機構
今年市委經濟工作會上明確提出,將進一步改善民生,并按照“人有普保、勞有應獲、學有良教、病有適醫、老有頤養、住有安居”的發展愿景,把“抬高底線”作為改善困難群眾生活的一個重大要求,進一步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高標準推進新一輪農村扶貧開發,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成都將放手發展社會化養老機構,力爭年內籌建養老床位1.2萬張,其中由社會資本參與投資的就達8200張。
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按照成都市城鄉養老事業“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成都市將初步形成“9073”養老格局。其中90%的老年人居家養老,7%的老年人實現社區照料養老,3%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集中養老。
為了培育養老產業,鼓勵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養老事業中,成都市出臺了加快社會化養老機構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對2013年底前確定的社會化養老機構建設項目用地,將優先安排年度用地計劃指標。此外,《意見》還明確了財政資金補貼標準。對新建的社會化養老機構,將按照每張床位1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建設補貼。對利用社區設施、自有資產改(擴)建的社會化養老機構,將按照新建(增)一張床位5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建設補貼。對社會化養老機構收住成都戶籍老年人的,還將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標準給予服務性床位補貼。
此外,今年成都市場將力爭籌建養老床位12000張,其中8200張由社會資本投資籌建。“社會資本參與養老床位籌建不單是修建大型養老院,更可以投資社區養老。”
市民政局透露,“抬高底線”首先是提高最低生活標準。從2012年11月起,成都五城區及高新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將由家庭月人均收入330元提高到380元,其余區(市)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在現行標準基礎上提高幅度不低于15%,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不低于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標準的75%。到2013年底,成都市同一區(市)縣將實現城鄉低保標準統一,“十二五”期間,我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將年均增長10%以上。抬高底線,還將盡量對低收入困難群體從教育、醫療等生活各方面進行照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