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家具因其材質堅實致密、樣式精致深受消費者喜愛,其價格近年來也有所上漲。但一些消費者對哪些家具屬于紅木家具并不清楚,記者從專業人士處了解到,所謂的“紅木”有很多種類,并不一定就是紅色的。
云南省林業廳高級工程師何銳分析,實際上自然界中并沒有紅木樹種。紅木家具的稱謂從唐朝開始,因唐朝以朱紅為貴,材質以大紅大朱者為上品,故稱為紅木家具。
而現代稱為紅木家具的,不僅僅是指材料而是包括制作工藝和傳統文化。明清以來稱謂紅木的是產于東南亞的紫檀木類、花梨木類、香枝木類、黑酸枝木類、紅酸枝木類、烏木類、雞翅木類這七大類木材,顏色不都是紅的,如海南黃花梨是黃色,烏木是黑色。
2000年后,紅木國家標準把5屬8類33種木材界定為紅木,除了上述七大類木材外,還有條紋烏木類,主要是蘇拉威西烏木和菲律賓烏木。但業界對紅木的認識還存在很大分歧,有的認為酸枝木才叫紅木;有的認為檀香紫檀、黃花梨不能稱為紅木,而應在紅木之上;有的認為國標之外還有很多木材應列為紅木;也有的認為產于東南亞一帶的七種類木材才能成為紅木。
紅木家具的木材分類很多,海南黃花梨、越南黃花梨,鐵木豆和紅酸枝……專業人士就如何區分這些木材,提出了一些參考意見。
楊洪斌是云南一家民營企業的負責人。他介紹,紅木的品種很多,東南亞各國、印度、非洲都有出產,但產地不同木材的價格差異也很大。一些商家就不標明木材產地或有意混淆,消費者往往難以區分。
如以越南黃花梨冒充海南黃花梨——兩者鋸解后都很香,打磨后花紋都絢麗多彩,顏色大都是金黃色,木質毛孔很小,手感順滑,打磨后光潔如鏡,有很多結節會形成鬼臉紋。但海南黃花梨紋理清晰可辨,且粗細一致,生動活潑;越南黃花梨紋理略粗,且多數渾濁不清,寬窄不一,斷斷續續,有的紋理會發生急劇變化。越南黃花梨沒有海南黃花梨香,顏色較淺,鬼臉紋也略差,但其樹材比海南黃花梨粗。
又如市場上常常用非洲黑檀、加里曼檀來混充條紋烏木,因為它們也帶有黑色條紋。條紋烏木是黑色條紋多、白色條紋少,而非洲黑檀和加里曼檀白色條紋明顯。烏木類木材結構細、比重大,沉于水,無香氣。
此外,市場上還常用非洲雞翅木冒充緬甸雞翅木,因為價格前者只是后者的幾分之一。鑒別時一是光潔度,緬甸雞翅木光滑細膩,非洲雞翅木較粗糙;二是比重,緬甸雞翅木密度較大;三是看款式,緬甸雞翅木大板少,只能做椅類、幾類等小件家具,而非洲雞翅木原材料直徑粗,可做大柜、羅漢床等大件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