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正逢“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是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中表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很關鍵”。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環保是關鍵; 而對2020年的工作部署,政府工作報告關于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有這些提法:
1:要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實現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
2: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
3: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
4:突出依法、科學、精準治污
5:深化重點地區大氣污染治理攻堅
6:加強污水、垃圾處置設施建設
7:加快;飞a企業搬遷改造
8:壯大節能環保產業
9:嚴懲非法捕殺和交易野生動物行為
10: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從中政府工作報告有提出的,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氣、電力產供銷體系,提升能源儲備能力……這與陶瓷行業息息相關。
根據建陶行業總體發展趨勢環境,建筑裝飾界唯美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裁黃建平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交兩份建議,其中一份為聚焦企業使用清潔能源方面的問題。針對“煤改氣”“油改氣”,天然氣價格市場化程度不高制約在我國制造業中的推廣等,要加快構建多氣源競爭的供應體系,推進調峰氣價的落地,建立區域天然氣交易中心,來破除工業用天然氣的體制機制障礙,讓更多制造業企業能經濟實惠地用上清潔能源天然氣,促進制造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筆者認為,要想推動制造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氣價必需要合理化,把陶企最基本的需求解決,發展綠色工廠自然就會做到位,期待本次提案能取得好的成效。

近兩年,廣東各地區“煤改氣”動作頻頻,環保政策層層加碼讓陶企幾乎喘不過氣,自2018年7月19日,廣東省環保廳發布《廣東省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方案2018-2020年(征求意見稿)》(下稱“《廣東省藍天保衛戰方案》”)提出,對包括佛山、清遠、肇慶在內的全省976條建筑陶瓷生產線進行清潔能源改造,并于2020年完成。之后廣東多地結合當地情況出臺政策,要求陶瓷企業改用天然氣。
1:廣東江門制定印發了《江門市打贏藍天保衛戰強化措施及分工方案》(以下簡稱《方案》),2020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清潔能源改造,對未按照要求完成煤改氣任務的陶瓷企業,予以關閉退出。
2:此前肇慶市人民政府印發《肇慶市引導和扶持陶瓷企業轉型升級工作實施方案》,將肇慶“煤改氣”大限由此前要求的2019年11月底,延期至2020年1月底;2020年初再次發布消息稱,產區內未使用天然氣生產的陶企一律不能復產。
3:5月7日,清遠市生態環境廳和工信局聯合組織召開清遠市全面落實陶瓷企業使用天然氣工作會議,要求清遠產區陶企全面落實使用天然氣,全面落實陶瓷企業使用天然氣(拆除煤氣發生爐);同時會議還強調,清遠市各級政府部門將共同采取聯合懲戒等措施。
……
對于環保的整治,陶瓷產業必定是全國環保整治行動先鋒之一,而廣東又是陶瓷衛浴生產重地,必先首當其沖。不少行業內人士認為,企業擔心的是,“煤改氣”會大幅增加成本,而全國“煤改氣”政策、標準、進度并不統一,且層層加價的現象仍較顯著;誰先改,誰就要承受其他地區的低成本沖擊,有的客戶寧愿發江西、山東以及法庫的,也不發廣東的;并且“氣源供應”不穩定、不足的情況下,陶瓷廠的生產線的運轉若只用天然氣,行業將受到很大打擊。
對于政府而言,在推廣‘煤改氣’的同時要改變現有‘大水漫灌’的補貼模式,向精準澆灌轉變,提高補貼效率,關于煤改氣,清潔取暖并不是簡單的一刀切,而是對煤炭、天然氣、電、可再生能源等多種能源形式統籌謀劃,其“清潔取暖”工作必須突出一個“宜”字,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宜煤則煤,宜可再生則可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