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據數據顯示,中國擁有9億的勞動力資源,有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人才,每年有超過800萬大學畢業生進入勞動力市場。隨著人口素質的提高,人力資源與人口資源優勢并重的格局逐步形成,勞動力結構更具有競爭力。產業升級轉型背景下,人才力量是陶瓷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
聯想集團總裁柳傳志曾說過:“人才是利潤最高的商品,能夠經營好人才的企業才是最終的大贏家。”在品牌概念深入人心的時代,品牌建設是眾多陶瓷企業探索的內容。品牌建設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包含品牌理念、品牌形象、產品本身、產品包裝、營銷方式等多個方面,其中,人才是最基礎的構成元素。
產品需要人才力量
陶瓷產業是傳統的制造業,產品是陶瓷企業競爭的根本。被世人譽為“鋼鐵大王”的卡耐基鋼鐵公司的創始人安德魯·卡內基表達了對人才的觀點:“帶走我的員工,把工廠留下,不久后工廠就會長滿雜草;拿走我的工廠,把我的員工留下,不久后我們還會有個更好的工廠。”高品質的陶瓷產品是交易成功的敲門磚,而產品的高品質需要人才力量。
納愛斯集團總裁莊啟傳對產品表明了看法:“洗滌用品為什么會打價格戰?在于產品差異性不大、消費者被迫在價格上做出選擇,如果不能在產品上創新,這個瓶頸不突破,就難以有勝出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迭代升級,消費者對陶瓷產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由于中國人對“家”的重視,消費者從產品質量到設計理念都寄托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唯有滿足消費需求,引起顧客共鳴和認可的產品才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陶瓷產品作為市場競爭的主體,產品創意、產品創新、提高質量等方面都需要陶瓷企加大人才力量的培養和投入。
營銷需要人才力量
近幾年來,互聯網在快速發展,尤其是移動網絡。從4G升級為5G,變化的不僅僅是速度,是人們信息生活的跨越式發展。“營銷學不僅適用于產品與服務,也適用于組織與人,所有的組織不管是否進行貨幣交易,事實上都需要搞營銷。”是被譽為“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對營銷的看法。各種方式的營銷模式層出不窮,情懷、跨界、新媒體等方式以不同角度引起消費者目光,建立認同感。
以往簡單的轟炸式廣告在如今信息爆炸的背景下,難以達到目標效果。陶瓷企業須深刻了解當前營銷環境的變化,基于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營銷計劃。優秀的營銷計劃能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加深品牌印象。這就需要陶瓷企業重視營銷人才的作用,組建深入了解企業與營銷的隊伍。
如今的陶瓷市場競爭是多方面的競爭,競爭優勢的建立在于陶瓷企業自身擁有的人才力量上。
(來源:美家網,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