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美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管理局發布美國瓷磚反傾銷強制應訴企業備忘,指出根據對出口商和生產商提交的Q&V問卷數據的分析,占調查對象商品數量最多的兩家出口商或生產商——貝利泰[ Belite Ceramics (Anyang) Co., Ltd. ]與興輝(Foshan Sanfi import & Export Co., Ltd.)被別為此次調查的強制調查對象。
興輝國際被列為此次強制調查對象之一。在此前接受《陶瓷信息》采訪時,興輝國際董事、總經理柯顯仁說道,美國不會逐一調查涉案的188家中國陶瓷企業,其只會在排名前五的企業當中抽取2~3家。“如果不積極應對,我們可能就會失去單獨應訴的機會。”
早在5月7日,美國商務部就已經收到興輝的自愿答辯請求;5月13日,興輝也提出了CBP數據存在失真的現象。
對此,此前柯顯仁就說過,“中國方面統計,興輝是出口美國瓷磚量最大的企業,但在美方統計,僅是其總量的四分之一,數據有出入。”
美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管理局表示,現在美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管理局建議選擇興輝為強制答辯人,其自愿答辯請求就沒有太大的意義。

「 圖片來源于網絡,圖文無關 」
美方稱,中國出口阻礙本土瓷磚發展
5月1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原產于中國的進口瓷磚“雙反”(反補貼+反傾銷)調查立案(相關文件4月30日簽署),調查涉及地磚、墻磚、爐磚、馬賽克、陶瓷“板”(大于1平方米的瓷磚)等。
此次美國瓷磚公平貿易聯盟(8家瓷磚制造商)申訴的“雙反”調查涉及中國瓷磚企業共計188家,美國瓷磚進口商共計62家。
美國瓷磚公平貿易聯盟聲稱,2018年美國國內陶瓷制造商市場份額萎縮,是受中國陶瓷磚出口量大幅增長影響。
據《陶瓷世界評論》報道,2018年,美國瓷磚消費總量為2.88億平方米,與2017年相比,美國市場見證了中國瓷磚的進口份額和整體市場的持續增長。
自2015年起,中國就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陶瓷磚進口國;截至2018年,中國依然是美國最大的陶瓷磚進口國。

「 圖片來源于網絡,圖文無關 」
2018年,從中國進口瓷磚的量占美國總進口量的31.5%,創下歷史新高。
雖然在2018年9月,特朗普政府就開始對從中國進口的陶瓷磚征收10%的關稅,但并未對中國陶瓷磚出口美國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在過去十年時間中,美國國內陶瓷制造商的市場份額持續增長,一直持續至2018年。
2018年,美國國內出貨量(減去出口)為8459.32萬平方米,與2017年相比下降了5.4%。這是自2009年以來美國國內出貨量首次同比下降。
與此同時,2016~2018年三年間,美國陶瓷磚進口總量卻增長了10.5%,其中從中國進口的陶瓷磚總量就增長了18.6%。

「美國瓷磚主要來源國占比情況」
據統計顯示,2009年美國從中國進口陶瓷磚的總量不足2787.09萬平方米,但到2018年,美國從中國進口陶瓷磚的總量為6503.21萬平方米,十年時間增長了3716.12萬平方米。
貝利泰回應:
有足夠的底氣和戰略自信應對“雙反”調查
在被列為強制應訴企業之后,貝利泰于6月13日正式對此進行回應稱,貝利泰擁有雄厚的綜合實力、過硬的產品質量、超強的研發能力和強大的市場競爭力,以及數十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發明專利,有足夠的底氣和戰略自信應對“雙反”調查。
雖然此次“雙反”應訴,貝利泰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壓力,但亦是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 一旦勝訴,貝利泰必將迎來里程碑式的跨越發展,極大提升貝利泰的品牌效應和中國瓷磚品牌在國際貿易中的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