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今年3月17日發布的《關于完善商品住房銷售和差別化信貸政策的通知》要求,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無住房且無商業性住房貸款記錄、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的,購買普通自住房的執行現行首套房政策,即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購買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自住型商品住房、兩限房等政策性住房除外)。居民家庭名下在北京(樓盤)市已擁有1套住房,以及在北京市無住房但有商業性住房貸款記錄或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的,購買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購買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80%。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目前北京大部分新建住宅都屬于非普通住宅,也就是說,如果購買新房,大部分人都要按照40%甚至80%支付首付,京城新房市場首付35%的情況較為少見。
京城新盤 多為“非普住宅”
近日,記者以購房者身份咨詢了北京部分區域的多個新盤,在咨詢貸款問題時,樓盤銷售均表示首付40%起。當本報記者質疑“目前首套房最低首付的規定為35%”時,多位銷售人員解釋稱,“近期在售新盤都是非普通住宅,首付按照最低40%執行,如果名下已經有房,首付最低80%”。
在房山區一個本月初開售的新樓盤(位于五環到六環之間),樓盤銷售告訴記者:“這次開盤均價為49000元/平米,最小戶型為89平米,沒有一套房總價低于374.4萬元,全部屬于非普通住宅,首付最低40%”。同時,他還補充道:“按照目前北京地區的房價,房山區屬于價位偏低了,別的區域更難找到符合普通住宅標準的新房。”
在通州區某新樓盤,銷售人員在告知本報記者“此次開盤的所有戶型均屬于非普通住宅,首付40%起”后,還勸說道:“您已經花這么多錢買房了,就不要在乎首付是40%還是35%了,反正早晚都要還清。”
事實上,在北京地區,關于普通住宅的認定標準非常嚴格:住宅小區建筑容積率在1.0(含)以上,單套建筑面積在140平方米(含)以下,單價或者總價未超過政府指導價。上述三點不滿足任何一條即為非普通住宅。
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北京大部分新建住宅都屬于非普通住宅,也就是說,如果名下無房且無貸款記錄,大部分人都要按照40%支付首付;如果在北京市已擁有1套住房,或者無住房但有貸款記錄的,大部分人都要按照80%支付首付。
主流房貸利率 為基準上浮5%
根據記者近日的調查,目前北京很多新盤都與多家銀行有著合作關系,購房者可以根據自身不同情況及喜好進行選擇。
以房山區某新盤為例,銷售人員告訴本報記者:“購買首套住房,銀行貸款利率為基準利率上浮5%。同時開發商和多家銀行談好了合作,不管是在批貸還是放款流程都很快。”
不過,并不是每家銀行的貸款利率都一樣。通州區某樓盤的銷售告訴本報記者:“我們樓盤和國有大行都有合作,您可以隨意選擇,首套房貸款利率均為基準利率上浮5%。如果選擇股份制銀行則需要另行咨詢,一般也能申請到基準利率上浮5%。不過,也有股份制銀行按照基準利率上浮10%執行,最終怎樣選擇由購房者決定。”
同時,相同開發商不同區域的樓盤合作銀行也不太一樣。上述通州區某新盤的開發商,近期在房山區開售的樓盤則直接選擇了和一家股份制銀行合作。
在記者以購房者身份咨詢時,樓盤銷售直接表示:“貸款銀行為某股份制銀行,首套房貸款利率為基準利率上浮5%,客戶可以選擇其他銀行,不過貸款利率不能保證,如果最終上浮10%甚至20%由客戶自己負責。”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發布的統計數據,截至11月29日,11月份北京二手房住宅簽約合計8007套,預計全月累計成交量將在8500套左右。不過,伴隨著年底前房企開始沖刺銷量,11月份,北京新房網簽卻呈現回升態勢。網易房產數據中心統計顯示,11月份,北京新建住宅(不含保障房、定向安置房、自住房)網簽1767套,成交量環比10月(1328套)上漲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