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我國國民消費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費升級所帶來的觀念轉變。消費者在滿足了大家電相對剛性的需求之后,改善與享受型需求的小家電產品開始逐漸走俏。尤其是隨著80、90后成為消費者主力以及電商消費形式的蓬勃發展,小家電體量正在不斷擴大。據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上半年,我國家電網購市場規模再創新高,整體市場規模達到1848億元,同比增長35%。與此同時,參考日本、歐美等發達國家小家電的市場普及率,目前國內小家電市場雖然增長速度較快,但在整個家電市場中占比僅為13%,仍有很大市場空間,未來發展前景巨大。
而與小家電行業的快速發展相伴的是,越來越多的家電品牌開始關注這塊“利潤蛋糕”,市場魚龍混雜,行業亂象也可謂是層出不窮。

小家電產品,種類多樣但同質化嚴重
首當其沖的是,琳瑯滿足的小家電種類,讓消費者在選購的過程中不知所措,傻傻分不清楚。如榨汁機、原汁機、破壁機的區別可能就有太多的消費者分不清,而造成此類混淆的主要原因正是他們基礎功能的重疊。
顯然,此類現象在小家電行業中還是比較普遍,就算沒有一模一樣,但很多大同小異的小家電產品卻隨處可見,相信這也將是限制目前小家電行業發展的瓶頸之一,如若一直以此缺乏創新下去,即便前景廣闊的小家電未來,可能也會有很多彎路要走。
小家電產品有價無“實”,實際使用率低
另一點怪現狀是,目前市面上的小家電產品售價不低,動輒上千甚至上萬元的產品也隨處可見。可并非如冰箱、電視等傳統家電一般天天使用,有些小家電產品的實際使用率卻是非常低。
先說廚房小家電,目前市面上的廚房小家電粗略計算也不下數十件,諸如電餅鐺、面包機、面條機等產品,很多都是功能很單一只能制作某種特定食物的產品,往往消費者因為一時的需求選擇購買之后,即進入閑置狀態。另外用這些小家電需要有很多前期原材料的準備工作,使用完后還得進行相對復雜的清洗,種種原因導致了廚房小家電使用率低的命運。
其次是諸如按摩美容的保健類小家電產品,對于這一類產品,“不會用、不慣用與懶得用”,成為此類小家電帶給消費者最直觀的體驗。產品使用復雜,導致目標人群很難快速上手,不會用進而限制了小家電的使用頻率。而憋手的使用過程與非人性化的使用體驗,在使用過程中給消費者帶來很多不便從而導致不慣用,也是其使用率低的原因之一。另外則是根本的使用效果甚微,導致消費者從主觀上就懶得用。
總而言之,實際效果與宣傳效果存在很大差距,新鮮勁兒過了小家電就被束之高閣,有價無“實”是影響其使用率的根本原因。
小家電售后維修難,修或比換貴
還有,不像傳統大家電擁有較為完善的售后維修體系,小家電市場品牌多、產品種類多,導致售后維修難,往往修理小家電的時間成本還不及重新選購一臺。據此前相關部門發布的售后服務研究報告顯示,在對小家電售后服務進行評價時,約41.7%的用戶表示滿意,基本滿意的為25.7%,而32.6%的消費者對傳統的服務模式不滿意,此比例遠遠不及大家電售后服務的滿意度情況。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小家電市場維修服務滿意度低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未來售后飽受詬病的品牌或將被消費者踢出市場。
而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在小家電售后維修上也出現了很多值得欣喜的現象出現。比如,有些企業針對小家電維修難問題,推出了“以換代修”的政策,來解決售后維修這一大吐槽點。這種新的方式,從維修成本、時間成本以及維修效果上都得到很大提升,對消費者而言自然更加的貼心方便,或將從根本上提升消費者對購買和使用小家電產品體驗。
小家電扎堆智能,能否拯救現狀?
此外,伴隨小家電的快速發展,近兩年還出現了扎堆智能的現象。當然小家電的智能化創新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一味的扎堆所謂的智能,就能解決目前小家電行業存在的市場亂象,給消費者帶來使用體驗的提升嗎?
相信這一點還需要辯證的來看待。首先,產品質量與優秀的使用體驗仍將是獲得小家電市場青睞之根本,未來的小家電行業想贏得市場,必然是靠好產品,而非是靠智能,即所謂的“先做好標配再做高配”。反之,產品本身沒做好,只是想靠智能化概念來提高溢價必然是不可取的。
其次,從市場銷售角度來看,將小家電推向智能化無疑會獲得一大批年輕消費力的青睞,確實是一個值得稱贊的舉措,然而卻非長久之計。智能化雖然是未來小家電產業發力的重點,但也絕不是小家電行業升級發展的必殺技。小家電行業要想找到真正的出路,還得在解決產品同質化嚴重、產品實用問題、維修服務滿意度和產品質量這些方面多下功夫。在此希望,未來的小家電行業發展能真的多一些“大前景”,少一些“亂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