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雙11”期間,陶瓷電商實現億元突破。“O2O”模式的舉步探索,線上線下的引流聯動,似乎有意打破行之于途,卻迷霧困頓的試錯之局。
在互聯網渠道終成商業流量集散地的大勢下,以東鵬為代表的陶瓷品牌,依托天貓、京東等第三方平臺開拓電商渠道,是目前行業進入線上市場的普遍手法。
然而,近有黃建平“網絡打假”的言猶在耳,遠有瓷磚物流配送、配套服務“不可承重”之痛。就連歷經9年的漫長堅守、布道先行,方才漸入佳境的東鵬,仍坦言還在全渠道融合的路上。
再有以歐神諾為代表的陶企自建平臺,切入“陶瓷+互聯網” 的電商模式,利用品牌的云商平臺,以提供智能家居整體解決方案為志業。充分整合企業官網展示、設計與導購的效用,將線下的瓷磚空間設計、定制加工、配送施工等附加服務,移植成為線上營銷引流的生態閉環。
毋庸置疑的是,行業電商化依然位處起步階段, 此間種種嘗試層出不窮,卻不得不去面對“小步亂跑,試錯無法迭代”的尷尬。
不得其法、掣肘橫生,造成了多數陶企淺嘗輒止,甚至觀望舍棄的現狀。對于線上電商引流、線下門店體驗的互融共生,如何消解行業電商之路的難償所愿,重新解構未來“線上+線下+物流”為趨勢的“新零售”,成為橫亙在前的重中之重。
若終將走入迷霧,也許我們能與一個萬億級別的新藍海擦肩。此時,一盞能指引前行的明燈,或將成為陶企破局迷津的遠方所向。
正如一位資深互聯網專家所言,“如果一個中等規模的品牌企業,組建一個100人左右的電子商務團隊,涵蓋技術、營銷、運營、倉庫、配送到客服、售后人員等,從整體電子商務網站系統,到基礎的服務器,如果全部自建,我相信整體的資源利用率不會高于50%。”
對于越來越多陶企走向自建電商平臺而言,電商云能將企業的各類資源投入,進行統一的云化,通過技術手段的盡數銜接,整合成全流程的解決方案,不僅比企業自建成本要節省一半以上,更能提升品牌電子商務的運營效率。
其實早在2016年4月,歐神諾陶瓷董事長鮑杰軍于《中國陶瓷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中,便指出運用互聯網前沿技術,直接讓企業與消費者,實現線上線下互為聯結的云商模式,將成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與此同時,以京東為代表的云計算,集電商云、物流云、智能云、產業云之大成,可幫助陶企等傳統企業開拓強有力的線上渠道,輸出包括營銷能力、物流能力、供應鏈能力,倉儲、客服等所有電商能力,直接觸達線上消費者,最大效率地實現線上線下的引流聯動,提升銷量、降低成本。
這相當于一個零售企業、一個批發渠道想擁有電商能力,不再需要單獨一個個去對接,直接從建站提供商尋找服務器這個幾處入口,就可以直接擁有一套完整的電商體系。
“從全球市場來看,云計算市場都是一個萬億級別的藍海市場。相較于電商通過提高效率掙得那幾個百分點利潤,云計算就像一個收割機。”
電商渠道和能力,已然成為整個消費業態增長最有期待的通道。云計算,則當之無愧地是此間最隱形的利益收割機。
唯有前瞻,能引領前行。面對移動物聯的新時代,建陶行業應如何融合、發展,這是一個大考之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