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智能家居作為一個新興產業,頻繁地在人們的視野中出現。由于家居產品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因而隨著智能家居概念的普以及產業不斷的推進,智能家居產品日益被人們所接受,智能家居市場也得以不斷擴展。
2016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達到642.4億元,較前三年來看有了明顯的增長,增長率高達59.25%;根據當前發展趨勢來看,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及消費習慣的培養,智能家居產品會在消費市場中日趨普及。預計到2020年,智能家居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975.37億元人民幣。
如此誘人的市場蛋糕無疑吸引了不少企業的加入。就目前來看,在智能家居這個戰場上,既有高通、英特爾、TI等老牌科技企業以及谷歌、蘋果、微軟這些互聯網巨頭;也有海爾、三星、LG這些家電廠商,及廣電、中國移動這類運營商。整個行業由巨頭牽頭制定標準,中小玩家踴躍參與,并逐漸發展壯大。
盡管數據看起來十分樂觀,但事實卻似乎并沒有那么簡單。由于利益劃分問題,如今的智能家居呈現著標準不統一、協議不兼容的怪現象。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智能家居過于復雜的硬件、系統格局,為智能家居破局帶來諸多不利。分析師通過調查和數據分析發現,在智能家居的推進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人工智能化的智能家居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不是任何一家公司或聯盟可以獨立完成的。它需要一個發號施令的人工智能中樞,還要有攝像頭、電機、處理器、通訊芯片等硬件設施,以及神經網絡、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語言和圖像理解、遺傳編程等多領域的集成。
其中的每個環節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任何一個都可以獨立為龐大的科研項目。因此,想要實現智能家居的第三階段,上述所有技術都必須率先落地,并且保證其穩定性、兼容性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目前,智能家居尚處于成長期,消費觀念尚未形成。用戶對于智能家居技術、功能的認知并不清晰,擔心產品技術不成熟、品質和后續服務的搭建不完善,擔心購買價格昂貴的產品后無法享受到與價格對等的“智能化”服務。
與此同時,盡管智能家居平臺眾多,但行業標準尚未統一。不同服務方向的智能家居產品只能個成體系,產品與操作終端之間有不同的連接方式。致使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通過多個APP來控制不同的智能家居產品,智能單品不能互聯互通,系統化的智能家居體系無法真正實現,從而無法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如今,智能家居正處于一個導入期與成長期的臨界點,市場消費觀念還未形成。企業應把握當前消費結構轉折,供給側改革正在進行的有利局面,在環保、設計、文化方面下足功夫。隨著智能家居市場推廣普及的進一步落實,培育起消費者的使用習慣。
與此同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滲透,業內人士表示,人工智能或將成為2017年家電廠商扭轉行業拐點,在行業中異軍突起的新機會點,亦或是成為我們進入智能家居時代的新入口。盡管在目前情況下智能家居前景尚未能知,但是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