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陶瓷行業炒的沸沸揚揚的漲價潮弄得商家和消費者人心惶惶,諸多企業因為煤炭和物流等諸多因素紛紛將產品價格上調。從下半年以來,物流、煤炭及原材料上漲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完全出乎意料,創近8年來最高漲幅,自今年七月以來,全國煤炭價格每噸上漲300元,運價猛增20%-30%等讓陶瓷企業步履維艱,許多區域紛紛感嘆壓力山大。
瓷磚價格上漲主要源于煤炭和物流價格上漲
煤炭和物流運費價格上漲是造成瓷磚生產成本暴漲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此次陶企上調瓷磚價格的主要推手。據了解,自8月起,煤炭價格從原來的600多元/噸上漲至如今的近1000元/噸,漲幅超過60%。接著交通運輸部頒布的《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于9月21日開始正式施行,又讓物流運費價格上漲超30%,使得各種原材料價格隨之上漲。
對于煤炭需求量大、物流運輸依賴程度高的陶瓷生產企業而言,上述兩者價格的上漲無疑是致命一擊,企業只有通過上調磚價來緩解壓力。漲價潮的來臨,給各地陶瓷企業帶來了不小的挑戰,面對這來勢洶洶的漲價潮,陶企唯一應對方式就是講瓷磚價格上調,但是此舉做法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緩解,在當前瓷磚市場銷售低迷的當下,上調瓷磚價格對企業產能的消化極為不利。
煤炭進入全環節調控,價格或逐步回調至合理區間
據小編了解到,在12 月1日舉行的2017年全國煤炭交易會上,有 15家大型煤企與下游企業簽訂了2017年中長期合同。12月份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為580元/噸,這一價格遠低于市場價。并且從9月份開始,國家層面開始調控煤價,召開多次會議從煤炭市場“產、運、銷”全產業鏈進行把控,希望能穩住煤價。
日前,發改委有關人士更是表示,將在煤電行業推行煤炭庫存責任制度,以避免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國家發改委、國務院國資委會同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中國鐵路總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制定印發了《關于加強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保障煤炭中長期合同履行的意見》,明確了推進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和履行的具體措施。
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煤炭生產(276制度、產能退出)、庫存、銷售(中長期合同) 都將受到一定行政約束,煤炭行業將進入全環節調控時代,煤價波動幅度也將趨于緩和。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在政府部門的監管之下,煤炭在瘋狂漲價之后,正在逐漸降溫,煤炭價格回歸合理已經不遠。
(來源美家網。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聯系方式:0757-82770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