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中國游客智能馬桶蓋事件諸見報端,引發眾多討論。自遠赴日本搶購馬桶蓋事件后,這已經是第二次將中國游客和智能馬桶蓋推上關注熱點。為何智能馬桶蓋如此引發爭議?小編和您一探究盡。
據媒體報道,中國夫婦時候提交道歉書提及了事情始末,這場含有“烏龍”嫌疑的智能馬桶蓋事件也引發了廣大爭議,有關智能馬桶蓋的討論聲也一度鬧得滿城風雨。的確,中國智能馬桶蓋的質量在不斷提升,但中國的智能衛浴企業在市場培育和品牌推廣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國外智能馬桶未必佳
2015年,因為對國產智能馬桶蓋的了解不夠,中國消費者引發了“去日本買只馬桶蓋”的事件。實際上,國內并不缺乏優秀的智能馬桶蓋研發制造企業,例如恒潔衛浴和九牧衛浴等一線衛浴品牌中,它們的智能衛浴產品并不比進口的差,而且部分產品功能還要優于進口的產品,而國內專業研發智能蓋板的企業,例如喜爾康智能衛浴和西馬智能衛浴等,產品的功能和質量同樣是過硬的。
2016年7月份,央視二套播出的《消費主張》欄目,對中日美韓20款智能馬桶進行橫向測評,測評項目既包括智能馬桶的沖洗能力、水溫控制等基礎項目,也包括防漏電、防水、阻燃等關乎人生安全的技術。測試結果顯示,中國智能馬桶并不比國外同類產品差,而且在洗凈能力等基礎項目上,甚至要比國外衛浴品牌的產品優勝不少。
例如,《消費主張》節目的工作人員在對智能馬桶停電應急沖水進行測試時亦發現,國內產品在停電狀態下可以很簡單地進行沖水,而數款美日產品的沖水步驟則較為繁瑣。透過這一系列對比測試,傳遞出這樣一些信息:一些中國品牌產品并不比國外大品牌產品差,而且價格還要低上一大截,可謂質優價廉;而且中國家庭的衛生間和國外不同,外國產品未必適合中國消費者。
中國智能馬桶蓋更好
在談到國產品牌如何與進口品牌特別是日本品牌的差異化競爭時,海爾衛璽方面提到了本土化和智能互聯的優勢,首先在產品本身,進口品牌在電壓方面、水質情況、實際安裝等方面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其次在渠道方面,國產品牌在線上線下都具備很大的優勢,可提供完善的上門安裝、售后維護等服務。
同時,國產品牌生產的產品也可以更符合國內馬桶的標準,并提供更多的可定制化選擇,包括最簡單的只含沖洗和烘干功能的基本款,也擁有可支持App控制,帶自動感應掀蓋等功能的高端版本,以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在尺寸定制方面也擁有三個主流尺寸,分別適用于47到48尺寸的小馬桶、50到51的標準馬桶蓋以及超過53到54的大型馬桶。
但另一方面,這個事件在側面上也說明:中國智能衛浴起步晚,市場普及率低,消費者對中國智能衛浴產品的認知是遠遠不夠的。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智能衛浴電器專業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智能坐便器市場普及率僅為1%,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的普及率也僅為8%和5%,而三四線城市和農村普及率幾乎為零�?梢钥闯�,大多數中國消費者對智能衛浴產品的了解是遠遠不夠的,更別說對國產智能衛浴的了解。
國產智能馬桶蓋發展任重道遠,中國智能衛浴市場要在用戶口碑上下苦功夫。但是,如何讓消費放心使用國產高質智能馬桶?除了用心生產消費者“放心的產品”,更要做好國內消費市場的培育和品牌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