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們物質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種石材建筑材料也大量從公共場所進入私人家庭,人們更加關注環境,關心健康。各種材料的放射性問題,自然就越來越引人注目。
天然石材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物質?是否會有放射性物質?能否給人造成傷害呢?我們應如何去科學認識和合理使用它呢?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有關問題作一些闡述。
一、自然界中物質的放射性并不可怕
自然界中物質的放射性并不可怕應區別各種物質的放射性。同其它建筑材料存在放射性一樣,石材的放射性也是客觀存在的,這是一種自然現象,是正常的,我們應以一顆科學的平常心來看待石材的放射性,不必大驚小怪,一概否定。
二、我國絕大多數石材是安全的
石材放射性是指石材中含有的鐳、釷、鉀三種放射性元素在衰變中產生的放射性物質,主要為“氡”氣。如可衰變物質的含量過大,即放射性物質的“比活度”過高,則對人體是有害的。目前世界各國基本上都制定了石材放射性的標準。從數值標準上看,中國和波蘭兩國的標準最為嚴格。熱氣國家建材局地質勘查中心、衛生部工業衛生實驗所的測驗數據表明:花崗石石材的比活度要比大理石和板石的高。從石材顏色看,比活度從高到低依次為紅色、肉紅色、灰白色、白色和黑色石材。但我國檢測過的石材絕大多數是安全的。
因為:
1.不僅僅只是天然石材存在放射性,大自然中和其它物質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放射性,地面土壤放射的氡也是居室內氡濃度的主要來源。
2、許多國家制定住宅主要危險源“氡”的上限值為100Bq.m-3,而我國測得的室內氡濃度僅為70-90Bq.m-3。4、室內空氣交換率也是影響室內氡濃度的重要因素,在我國一般只需通風半小時,室內氡濃度就可接近室外氡濃度水平。5、1996年,在福建和廣西兩地實測的石材放射值,A類、B類、石材的值分別為1msv和3msv與自然狀態下天然輻射源對成年人的基礎放射值(年均劑量為2msv)相差不大。而據了解,放射值要連續五年在20msv時,才會對人體產生較大損害。由于石材放射性的特殊性,一次抽樣及個別樣品的放射性不能反映和代表某個品種的平均放射性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