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盤放在體育館里,座無虛席如明星演唱會,還得搖號;這廂剛拍出一塊高價地,周邊樓盤便立即來個“封盤”,銷售員第一時間在朋友圈里發出早已制作好的海報:“我們即將漲價”……
2016年上半年,這一幕幕富有戲劇性的“樓市故事”在杭州反復上演。是的,杭州樓市經歷數年沉寂,又熱了起來,而且是大熱。商品房成交套數、面積、金額三項指標、二手房成交套數及土地成交金額,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史上最火半年”頭銜當之無愧。
不過與北京、上海、深圳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及蘇州、南京、廈門、合肥等部分優質二線城市房價大幅跳漲相比,杭州樓市顯得相對理性也更加成熟。
樓市預期明確改變
以下這組來自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的數據,為我們勾勒出上半年來杭州樓市的“全景圖”:
——杭州市區(不含富陽區)新建商品房成交97345套,成交面積995.1萬平方米,成交金額1667.6億元。甚至超過2010年至2014年這5年間任何一年的全年成交量。其中,主城區商品房成交面積為427.7萬平方米,余杭區商品房成交面積為349.5萬平方米,蕭山區商品房成交面積為217.9萬平方米。
——顯性庫存從2016年年初的16.7萬套,下降到2016年6月底的13.5萬套。實際庫存凈流出334.5萬平方米。市區商品住宅存銷比,以近一年的去化速度算,只有6個月。
——新建商品房成交均價為16758元/平方米,同比上漲3.3%。其中,主城區成交均價為22294元/平方米,余杭區成交均價為11507元/平方米,蕭山區成交均價為14315元/平方米。國家統計局6月的數據還沒出來,但5月杭州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環比上漲2.5%,同比上漲17%。
——二手房成交34111 套,同比上升56.9%,創歷史同期新高,且已超出除2009年和2015年以外的其余年份的年度成交量。
——土地共計成交77宗,總出讓面積266.1萬平方米,總可建面積660.6萬平方米,總成交金額810.1億元,創歷史最高紀錄,居全國第一。
若要追溯本輪樓市啟動的原點,恐怕要回到2015年末,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去庫存”。春節前后,除了降首付、降契稅、營業稅等多項政策急切出臺,貨幣信貸也趨向寬松:2016年一季度央行公布的數據,新增信貸額達4.61萬億元,已超過2009年一季度的4.59萬億元。
于是,人們的預期發生了180度轉變。更確切地說,這是自2011年初限購限貸以來,大多數人對房地產市場預期的首次明確改變——房價要上漲,甚至可能大漲。以北京、上海、深圳為代表的一線城市,蘇州、南京、廈門、合肥等部分優質二線城市,房價大幅跳漲。
對杭州而言,有近一年來月成交均破萬套的“長期醞釀”,有政策和貨幣的“春風吹暖”,再加上外圍市場的漲價效應這個“星星之火”,“剛需”們坐不住了;股市低迷、投資無門的改善兼投資型需求及部分純投資性的“熱錢”,也同時涌入樓市:3 月,杭州市區商品房成交,刷新歷史所有月度紀錄,創下近2.5萬套的天量,此后的4、5、6月,成交量依然保持在近2萬套高位。4個月,包攬了歷史月度成交前四。
高成交量下,庫存基本回歸正常。如果以2016年上半年月均銷售速度,杭州市區商品住宅庫存消化僅需5個月,下城、濱江、下沙等區域,未來或將面臨無房可售的局面;酒店式公寓庫存消化需約11個月。但寫字樓庫存消化需約38個月,商鋪庫存消化需約39個月,是庫存積壓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