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太湖邊上相約的微信發出后,各大設計師微信群和官微后臺收到很多設計師朋友的關注和咨詢,何老師真的要來浙江了嗎?小編在這里很負責任的說:比珍珠還真!
此次浙江之行,何老師將擔任華東賽區·浙江十間坊項目的指導評委,禪意的何老師與幾套美式風格的參賽項目是求同存異?另辟蹊徑?亦或是錦上添花?參賽選手能否從何老師身上學到信手拈來的本領呢?
細心的童鞋會發現,15年十間坊西南賽區指導評委是何武賢老師,華東賽區指導評委是施路遠老師,16年剛好互換,這是命中注定還是純屬巧合,亦或是精心安排?結果又將如何,恕小編功力尚淺,無法掐指一算,讓各位看官失望了。但是能否站上頒獎的舞臺,把大獎從30位評審團中奪走,還得參賽設計師“生理各人做,豆腐各人磨”——各憑本事了。
2015年評委何武賢老師參加西南賽區啟動會
2015年評委施路遠老師參加華東賽區啟動會
2016年評委施路遠老師參加西南賽區啟動會
何老師的浙江之行翹首以待!
何老師的活動行程一直備受行業和媒體關注,自2015年11月何老師當選新一屆臺灣室協理事長一職起,肩負著世代傳承的重責,何老師期待能持續推動設計時代的巨輪,并透過協會的力量,為新銳設計師打開更多未來的可能性,同時打破設計人之間的藩籬,促進兩岸設計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凝聚新一代共識、跨躍前進!
4/29-5/2期間,何老師為臺灣年度國際室內設計盛會-2016臺灣室內設計周系列活動忙碌,會上對一些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以下是部分信息截取,來源于網易家居
雙方如何進行更深入的設計交流合作與發展?
何武賢:兩岸處于一個互補的關系,臺灣應該要做的是將自己由小放大,培養更寬廣的格局視野,大陸則要學習由巨觀變成微觀,注重更精密的設計細節,雙方才能產生更融洽和諧的關系,不過知易行難,兩岸在文化、制度上仍存有盲點,導致很多事情都還停留在理論層面。
傳幫帶(傳承、幫助、帶領)對設計產業的意義為何?
何武賢:傳統建材展就像夜市一樣,攤位規劃呆板沒創意,而國際上的展覽型態日新月異,連東南亞與大陸都早已迎頭趕上,但臺灣卻一直停留在過去,毫無進步,因此這是協會之所以要舉辦臺灣室內設計周的最主要原因,從設計師角度出發來辦展,也是臺灣史上首次。這次辦展非常辛苦,協會也欠缺資源,但我們用堅強毅力補足,加上優秀的設計團隊在背后支持,而許多在對岸發展的臺灣設計師這次也情義相挺。
小編說:
在成為大師之前,沒有誰的設計地位可以一蹴可幾,在創業階段面對現實的社會環境也曾跌倒失敗,但他們付出了十倍的心力補足自身不管是技術、知識還是經驗的不足,在兩岸間各自努力著,才走到了今天的位置。
在設計的路上,何老師想要與年輕學子們分享的是堅持和專注,設計就是打破框架,唯有堅持做自己才能走出全新的路,5月16日,給自己一個機會,一個遇到貴人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