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難,裝修更難!裝修之難,難在找家設計合口味、裝修后又沒有“后遺癥”的家裝公司,更難在買質量有保證,價格不“坑爹”的建材產品。如今,建材市場仍沒有規范和標準的產品價格體系,有的商家“不標價”——看人下菜,有的商家“標虛價”——看你砍價功夫!購置建材產品因而成了一件令不少業主頭痛的關卡。
某陶瓷衛浴市場中一款標價950元的龍頭,當問起有沒有更優惠的價格時,銷售員說只需要290元。這是一個以零售價低于5折的折扣優惠出售,這么大幅度的優惠,在建材市場并不少見。
記者走訪多個建材市場發現,如果沒有大型的促銷活動,商家不會打出促銷廣告或者導購信息,但只要消費者問多一句,磨多一點時間,銷售人員自然會拿出價目表和計算機給客戶一個令人欣喜的折扣,吸引消費者購買。
既然商家一定會給消費者打個不低的折扣,那為什么商家不直接把實價標出來呢?建材商家坦言這是為了滿足顧客砍價心理,同時也趁機賺取更多利潤。很多消費者不具有議價能力,“標價高”在家居建材行業中尤為突出,面對著市場上相去甚遠的產品價格,大多數消費者難以把握合理的交易價格,唯有“任人宰割”。
這里要提醒消費者:目前市場“山寨”建材橫行,價格高不說,質量和售后也不能得到保證。在選購建材時不要盲目,一定要認準品牌,至少質量和售后服務有保障。其次,要有適當的議價能力,以防個別銷售人員“玩忽悠”虛報高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