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眾籌成為當下很多家居企業籌集資金來源和重要銷售渠道,當下,很多集成吊頂企業也正在試圖采用這一方式擴大企業的生產規模和銷售渠道,但集成吊頂企業需知,眾籌并沒有表面上那么簡單,集成吊頂企業不可盲目跟風。
家居眾籌 雷聲大雨點小
問了問身邊的朋友,你參與過眾籌嗎?得到的回答是:知道,但參與起來并不是很踏實。可以看出,對于眾籌所秉持的“價廉物美,必有回報,大家一起獲得共同喜歡的東西”這個理想,很多人感興趣,但同時,作為一種新型的購買方式,老派而謹慎的消費者還是心存忐忑。
如今,眾籌的領域很廣,在某電商的眾籌平臺上,盡管已經有了近13億的累計籌款金額,并且,家居設計類產品的眾籌項目數量也不少,但其眾籌的火熱程度卻和品牌起初煽惑的不太相符。經過了解發現,特別是眼下的家居產品眾籌,收效甚微。在某眾籌平臺上我們看到,智能家居產品和環保家居產品明顯比傳統的家居產品更受歡迎。
家居眾籌體驗感欠缺 令人不放心
一位熱衷于參加眾籌項目的消費者表示,選擇集成吊頂等家居還是挺慎重的,眾籌這種“小打小鬧”的事兒,不太適合。同時,也有很多消費者有著一樣的想法:家居廠商都那么有錢,還有什么產品是需要眾籌的?團購還差不多。
那么問題來了,消費者為什么就不買賬呢?并非消費者想象的那樣,家居產品的眾籌,有時候并不是錢的事兒。有人說,眾籌平臺上的支持率有的高得驚人,有的低得可憐,參與時總缺點安全感,生怕是刷單刷出來的,動輒上千的一筆投入,擔心并不能買到真正稱心的產品。也有人說,眾籌又不是團購,不是圖便宜,是真的對一個創意感興趣,哪兒能跟拼單買水果一樣不動腦子就交錢。一個曾經發起眾籌的設計師坦言,家居用品一定程度上還是需要家庭決定,而消費者更多時候還是更注重線下體驗。眾籌是個好渠道,但在中國,似乎不太對味兒。
眾籌也有風險 消費者大可不必跟風
眾籌項目里有刷單的嗎?這個在未經證實前,還真不敢斷言。但眾籌的風險確實是實實在在有的。據了解,如果項目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籌得規定的金額,那么項目組織者會在項目結束后把錢全額退還給參與者。但同時,也某眾籌平臺上筆者還看到了相關文字提示,如果項目籌款成功后發放回報時出現問題,可以申請退回支持金額中的尾款部分(支持金額由首款和尾款組成),而首筆款部分由于已被項目組織者使用,退還首筆款事宜需要參與者和項目組織者自行協商,平臺沒有追討首筆款的義務。如此看來,眾籌成功后一旦出現問題,那參與者想要跟普通購物一樣“無條件退換貨”恐怕是很難了。
在此,也提醒消費者,購買集成吊頂等家居產品,無論大小,都要根據自己的真實需要。特別是眾籌這種還沒有被“玩轉”的新模式,可以看看熱鬧,了解一下新鮮事物,但大可不必跟風,人云亦云。如果遇上了不錯的項目,可以將其廣而告之,給予金錢上的支持,讓更多的人來幫助那些個人和集體完成夢想。如果錯誤地跟了風,還真是件麻煩事兒,別讓眾籌變“眾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