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貴州省地礦局106地質大隊提交的《貴州省余慶縣飾面石材預查地質報告》日前通過專家組的評審。報告估算在余慶縣境內可供開發利用的飾面石材資源總量逾13億立方米,潛在經濟價值5萬億元,潛在經濟利潤2萬多億元。
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工作,該隊完成1∶1萬地質填圖草測80平方千米、1∶5萬專項水文、工程、環境地質草測各80平方千米,實測地層剖面4條。余慶縣境內飾面石材礦賦存地層由老至新依次為下奧陶統紅花園組、中奧陶統寶塔組等層位。飾面石材以灰色、暗紫紅色、淡紅色、磚紅色、鐵(氧化)紅色為主。花紋結構有海貝花、龜裂紋、鐵質浸染、層紋和腕足、腹足類蜓、海百合莖化石碎片等,荒料品種10余種。礦石塊度較好,花紋美觀,質地致密,莫氏硬度約2.9,耐磨度高,抗風化能力較強,不僅可加工生產室內裝飾用地磚、墻磚等板材,也可以加工生產建設用板材、紀念碑板材以及室內外裝飾柱體、球體、異形材等。
該隊根據掌握的地質資料圈定26個飾面石材礦體,估算資源總量逾13億立方米,依據各礦體荒料率,預算飾面石材荒料量9億多立方米,按照目前市場行情計算潛在經濟價值5萬億元,相當于貴州省2014年GDP的5倍,潛在經濟利潤2萬多億元。
大量優質石材的發現,為余慶縣“工業強縣、旅游興縣、城鎮化帶動”戰略實施提供了堅實的資源基礎。據悉,在10月召開的“2015首屆貴州(安順)國際石材博覽會”和11月召開的“第十六屆中國(南安)水頭國際石材博覽會”上,余慶縣石材產品得到了石材商家的廣泛關注和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