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樂山中盛陶瓷的原料供應商處獲悉,經統計該公司現已經負債2.2億元,正面臨破產倒閉危機。為此,該公司于10月15日召集所有的債權人開會討論有關同意由原債權人以眾籌方式籌集資金成立新公司,以租賃的方式承租原公司旗下生產線及附屬設備恢復生產等方式實現自救。
據了解,樂山中盛陶瓷企業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專業的拋光磚生產企業,曾幾何時在西部陶瓷業界享譽盛名。但好景不長,隨著近年來拋光磚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樂山中盛陶瓷企業也開始從輝煌走向落寞。截止至今年6月份,該公司被爆出因拖欠供應商的供應款和經銷商的購磚款而被圍堵,從而導致企業停產至今未能恢復生產。
在樂山中盛陶瓷企業停產期間,供應商、經銷商、工人曾多次到樂山市下屬沙灣區政府請愿,希望政府出面幫助他們向企業討說法,但是最終因公司負債太多而無能為力。

樂山中盛陶瓷負債2.2億 欲重組新公司
10月15日,在有關同意由原債權人以眾籌方式籌集資金成立新公司的討論大會上,相關部門統計出了截止2015年5月25日前中盛陶瓷企業固定資產有土地118畝,市值約3500萬元;廠房40000平方米,市值約2500萬元;各類生產設備(含兩條生產線)凈值約12000萬元。而企業的負債也同樣驚人,其中原料供應款12000萬元、銀行7000萬元、工人工資與社保2850萬元,外加水電氣費、稅費239萬元,共計負債2.2億元。與會的供應商還透露,這還只是公司明面上所欠的債務,還不包含公司所借的非金融貸款企業貸款1500萬元和預收賬款1200萬元。
面對如此多的負債,樂山中盛陶瓷企業現已資不抵債,如何自救成為所有債權人關心的重點。據了解,經過多方商議決定,本著自救原則由樂山企業與注資企業重新組建新公司,投入資金2000萬元由新公司向原企業租賃廠房、土地、設備生產線,每月租金120萬元(其中2號窯租金為50萬元/月,3號窯租金為70萬元/月),逐月支付。與此同時,新公司還將投入300萬資金對2號生產線進行設備改造,計劃把其技改為一條日產8000平方米的800×800mm的超平釉生產線,并使其能夠迅速恢復生產。
當公司生產線恢復生產后,原樂山中盛陶瓷企業的債權人在規定期限內不得催促原有債務,并接受新公司同原樂山中盛企業及政府協商做出的賠償原債務的決定。根據新公司制定的受償方案,將把原樂山中盛陶瓷企業每一季度所獲得的股權收益優先用于支付貸款銀行利息每月40萬元;支付安徽信誠租賃公司每月50萬元;支付工人工資社保每月定期80萬元;支付稅務每月2萬元。此外,剩余收益則按照調整值比例分配給普通債權人,現金不足部分可以充磚,直至付完為止。
雖然這已是目前實現企業自救的最好辦法,但是在10月15日的會議上,許多債權人沒有與樂山中盛陶瓷企業簽訂公司重組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