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跌了,大家都在問為什么?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余,炒的太高了當然就會落,也別說什么大盤藍籌估值合理,看看中小創就知道這個市場已經充滿了泡沫,這就像一個危險品倉庫,當然里面不全是危險品,但只要有東西炸掉,整個倉庫,整個新區都會形成巨大的災難。股市就是這樣,中小創就是瑞海的倉庫,由于他們通過配資杠桿和股權質押等等方式,把大盤藍籌都聯系在了一起,早就形成了鐵索連船,只要一起火,誰也跑不了。還是專家說的對,唯一的辦法就是遠離!
當然如果在把目光放長遠,站的更高一點。也可以用這個邏輯推導出來,現在國內差能過剩嚴重,股市泡沫、樓市泡沫,本幣高估,實體經濟下滑,一系列的炸彈都在那,而這中間又彼此相連,一個引爆很可能就跟軍火庫一樣持續爆炸。這才是最危險的,而這里面要說最根本的,最無解的,最危險的肯定就是房地產。如果要是拆彈專家,必須先把這個炸彈拆掉,否則其他的炸彈,根本無解。
房地產既和虛擬的金融相連,又和實體的投資產生關系,既能把銀行拖下水,也能把下游40幾個行業搞的蕭條一片。由于過去十年我們的大躍進式發展,讓房地產完全透支,從街頭大媽到華爾街的投資大師全都深信中國的房地產只漲不跌,但這科學嗎?就跟永動機一樣,如果有個只漲不跌的東西,那么所有人都可以不用工作了,只要買房就好了。如果這樣巴菲特不覺得慚愧嗎?索羅斯還混個屁啊!至于政府意志,這個確實存在,但如果政府能夠左右市場的話,就從來不會有朝代更迭了。國民政府也不用搞得通貨膨脹,民不聊生了。
我們從上面的圖可以看出來,房地產投資的低迷,明顯拖累了國內經濟,房地產不好,所以造成了需求不振,然后才是產能過剩,銀行的不良貸款持續增加,經濟下行,公司業績不佳,從而造成本幣貶值。這個邏輯鏈條里面,房地產就是原罪。根據瑞銀的測算,房子現在多的,已經連投資需求都無法吃掉了。

可是今年以來出現一個怪現象,那就是經常爆出來一些樓盤日光,什么深圳供不應求,通州遭到爆炒。似乎新一輪的房地產漲價風暴就要來了,也讓一些人動搖了,莫非再不買房真的晚了?但這里面有個問題,房地產價格的上升,熱度的回暖并沒有帶動投資,開工面積和瑞銀建設指數仍然維持在一個很低的位置,新開工面積下降15.8%,住宅新開工更是下跌了17.3%。這個就不科學了,理論上如果房子真的好賣了,大家應該一窩蜂的趕緊開工搶市場啊?但大多數地產商都沒有,那么原因無非這么3個,第一,庫存依然很大,第二,資金鏈很緊張,融資成本高企。第三銷售數據說謊。



來看庫存,2-3線城市基本都是夠賣2-3年的,這還是在市場好的情況下,一線城市,從今天起不蓋房,也夠賣1年沒問題,所以這么看,2-3線城市更加危險。而就跟股票一樣,房地產是一盤大棋,2-3線城市就是中小創,這么大的泡沫,一旦引爆,這火必然燒到一線城市,房地產跟股市還有不同點,那就是只要一跌,馬上縮量。甚至0交易,房子可能會直接爛在手里。所以這就考驗地產商們的融資本事了,能不能繼續抗下去,主要取決于錢,而人民幣的貶值,基本上就是雪上加霜火上澆油,地產商海外的融資成本一下加大了,不僅僅是這4%,更主要是對于一個貶值的資產和一個貶值的貨幣,人家未必愿意借錢給你。所以,他們不得不轉向國內再融資,不過看看這皮包骨頭的A股?管你是金豐投資還是綠地控股,只要過來圈錢,就集體死給你看。
至于怎么破這個局,那就分開來看了,先說老百姓,最好的方式還是遠離。而地產商現在他們也選擇了最優路徑,那就是一邊忽悠著大家,一邊加緊去庫存,盡可能的減少再投入,收縮戰線維持資金鏈安全。而最要命的就是宏觀上,這個雷實在是不好拆,危險很大。所以必須先疏散人員,把銀行這些金融系統先摘出來,進行隔離,然后一點一點的消耗他。爆炸是在所難免了,只是希望損失能夠小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