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
2015年上半年,可以說是樓市風云變幻的半年,樓市政策也是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連續的降息降準不僅讓股市坐上了過山車,樓市也深受其影響。市場在庫存與利好的平衡中螺旋式回暖上升,從年初各大中介及售樓處的門可羅雀,到如 今在各大媒體上不斷出現 “房價暴漲”、“樓盤日光”等詞匯,樓市似乎上演著一場“咸魚翻身”的好戲。顯然,房地產市場已由低潮期走向回暖。那么下半年,樓市行情又將如何,又將會 呈現什么樣的局面呢?

一、全面取消限購的聲音仍然不絕于耳
去年,機構預測下半年全國各城 市會逐步放開限購,而今年在全國除去一線城市均放開外,基本上可以說全國限購已經進入了一個常態化,也就是說該放開的基本也差不多了,沒放開的一時半會可 能也很難放開了。自去年各大城市陸續取消住房限購政策之后,關于北、上、廣、深何時取消限購的話題一直不絕于耳,尤其在今年下半年將繼續圍繞這個話題展開討論。

二、分類調控將更加堅定地貫徹下去
新一屆政府自上臺以來,一改以往動不動就干預市場的理念,雖然堅持調控的大環境不動,但是在具體執行中已經分化成區別對待式的樓市調控政策,這種觀念已經在 過去有所嶄露頭角,在今年下半年會體現得更加明顯。對價格漲幅過大、投機過熱的地區采取嚴格的調控政策,反之,則采取寬松、放松的政策措施。

三、降息降準等利好樓市政策不斷出臺
2015年全國樓市迎來政策寬松期,進入新常態。國家頻頻“插手”救市,如“330新政”、降準降息等寬松政策連出,地方政府也紛紛從不同方面松綁樓市,如取消“限外”、取消限購、松綁公積金新政等。
經過多輪降息,目前銀行一年期貸款利率和公積金利率已跌至歷史最低水平,著實為置業者購房供房壓力大大減負,此外,營業稅減免、貸款額度提升也都達到最大的寬松力度。

四、一線城市樓市加速回暖但暴漲幾率不大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5月份,住宅銷量創年內新高,一線城市房價漲幅明顯,樓市回暖趨勢明顯。從城市看,房價下跌的城市正在減少,特別是已有過半城市二手住宅市場處于上漲態勢。
那么在接下來的下半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在多重利好背景下,一定會迎來一個向上發展的勢頭。但限于行業結構性過剩的現狀,以及整體需求回落的大趨勢所限,大多數房企現階段的主要任務還是去庫存,房價回升還是以穩為主,不太可能出現暴漲現象。
五、豪宅開發商有的笑有的看著別人笑
隨著地價的不斷攀升,土地供應稀缺的北京城區已經成為頂豪廝殺的主戰場,從海淀到朝陽,從東城到西城,眾頂豪紛紛亮相,2015年成為北京豪宅“元年”。
六、全國土地市場成交活躍“地王”再現
其實土地市場與樓市之間的相關性無法說明誰是因誰是果,相互影響相互推進。2015年下半年土地市場也會在開發商信心十足地情況下加快拿地策略,甚至制造多個“地王”。
七、百姓棄股買房仍熱衷投資房地產
中國人民銀行6月19日發布的二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在房價預期與購房意愿方面,51.5%的居民認為目前中國房價高難以接受,較上季下降0.4 個百分點。對于現階段房價,過半居民認為難以接受,但購房者的購房意愿卻較一季度有所提高。
不少網民認為,一線城市房價這一輪上漲,是多重原因促成的,包括行政手段松綁、貨幣趨于寬松、政策刺激、剛需推動等。政策上已經以穩為主基調,而房價也不再有上漲壓力,更多的開發商將以降價走量為主打,而市場也將呈現去化的主旋律,購房者面對這種市場背景,更加趨于理性。
八、房地產將迎來真正“互聯網+”元年
2015年5月,地產企業最最主要的事件就是萬達集團和萬科集團即將達成重要戰略合作,雙方將在房地產相關領域的發展進一步聯手。
2015 年尤其是下半年,將真正打開房地產行業全面與互聯網融合的局面,如果說去年提出“互聯網+”的概念,使2014年成為房地產“互聯網+”雛形,那么 2015年才是房地產真正實現“互聯網+”的元年。但是安家在去年就曾預測,大都是趨之若鶩,難免會九死一生,死得很慘。

九、房價上漲,調控聲音再起
5月,住宅市場熱起來了。6月,土地市場也熱起來了。土地市場的火爆再次引發人們對樓市的猜想:“面粉已經漲價,面包價格會跟風上漲嗎?”不過一線城市的全面回調并不意味著全國樓市也將重回“大步快漲”時代。
但有一點非?隙,市場轉好,多數開發商對漲價滿懷信心。所以,不管該不該漲價,但房價是肯定要漲了。那么,隨著下半年房價上漲,遏制房價上漲的呼聲會再度響徹我們的耳畔。但是,只要房價不會過度暴漲,相信政府宏觀調控的機會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