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今年開年以來,地板產品的漲價一說就已經開始在整個家居建材行業蔓延,主要說辭是地板原材料、人工成本價格與日俱增,所以地把那產品也不得不漲。根據筆者走訪市場情況了解,今年以來部分品牌的價格有所調整,地板產品價格上漲的背后,確實存在一定的被動性。
地板產品定價并未明確標準 產品漲價背后有何?
地板產品價格沒有明確規定
據了解,目前對于地板產品的定價問題,國家沒有給出明確的定價標準。同時,也沒有相關單位對地板產品定價進行監督、檢查。對此,一位業內人士稱,實木地板產品具有一定特殊性,由于每種木材的價格成本都不相同,這也讓實木地板產品的定價變得困難。
不同的木材是什么樣的價格成本,消費者對此并不清楚,所以當品牌借著更換材質之機漲價時,消費者只能有苦難言。
地板產品漲價 企業不能僅靠單價提升利潤
“一般企業給產品定價,首先要對產品成本進行核算,然后考慮品牌在市場上的定位和消費者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如果從成本角度核算,地板產品三年漲一次價應該算相對合理,但是年年漲價、甚至一年多次漲價,確實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一位不愿具名的地板企業負責人表示,每年都有品牌帶頭漲價,他們只能跟著漲。
另一位地板企業負責人則表示:“價格是漲了,但利潤其實沒怎么漲,地板原材料、人工成本、產品設備的更新換代等因素都是導致地板產品價格上漲的原因,其中木材價格上漲對實木地板產品的最后定價影響最大。”
其實漲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毫無理由的亂漲價。在“洗牌”的過程中,地板企業應更多地將眼光放長遠,盈利不能單靠提高價格這“一招鮮”。此時此刻,地板企業應當更多地思考怎樣練好內功,因為地板市場的未來將是高附加值品牌的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