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因為經營不善,欠下320多名員工近400萬元薪酬。年關將至,矛盾一觸即發。廣西壯族自治區藤縣人民法院迅速應對,開辟“綠色通道”,積極訴前調解,促成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冬日里,法院工作人員全力化解糾紛,讓群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司法為民的陣陣暖意。
法律護航,為務工人員開辟“綠色通道”
2015年元旦剛過,一群情緒激動的人多次到藤縣有關政府部門上訪,反映其所在的藤縣中意陶瓷有限公司已停工兩月多,并要求政府部門幫助追索欠薪。
“當前解決農民工欠薪的事是天大的事,不能讓這些務工人員流汗又流淚,過個寒年……”藤縣縣委書記莫弈堅表示,一定要盡快解決員工的工資,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并要求縣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師免費為員工維權。藤縣法院院長石忠貴立即決定啟動應急預案,為來訪的務工人員開通訴訟綠色通道,加派人手,摸清事實,理順關系,讓困難群體打得起官司,打得贏官司。
中意陶瓷群體勞務合同糾紛紀實
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訴求不久拖。緊接著,一部分干警做解釋工作,安撫來訪人的情緒,并對個人訴求逐一登記,指導選出代表跟公司一方進行協商;另一部分干警則立即與各有關部門對接,千方百計地與公司負責人聯系。
經過釋法明理,來訪人員情緒基本上安定下來,到訪的117人已登記,并就調解意見初步形成共識。
“有些員工一家三口在你公司務工,眼看年關將至,這么多農民工都要回家過年,員工卻領不到工資怎么過年?你應該換位想一想。”立案庭庭長黃云杰打通了企業負責人唐某的手機。
“其實我也沒有逃避的意思,正在四處湊錢。”唐某語氣懇切并當即承諾:“借錢也不能欠農民工工資。”
唐某表示,公司可以先支付一部分,剩余工資隨后發放。1月9日,中意陶瓷有限公司將45萬元款項撥付到藤縣法院賬戶。
巡回法庭,進駐廠區就地化解矛盾
為盡快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藤縣法院決定派出巡回法庭,進駐中意陶瓷有限公司,現場立案調解,現場執行發放工資。
“由于來到法院起訴的只是該廠員工的三分之一,如何應對剩下的大部分員工,這將是一個考驗。”黃云杰有些擔憂。
陶瓷公司已停工近三個月,所欠300多名員工薪酬初步統計近400萬元,眾口難調在所難免。而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起哄等現象,巡回法庭分成訴前調解組、安保組、工資發放組等8個工作組,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
1月14日上午9時,記者現場看見中意公司絕大部分務工人員陸續到來,在法院干警的引導下,先由已起訴到法院的117名當事人選出代表,與公司董事長到廠區飯堂協商,其次由未起訴的其他職工選代表再協商。
由于117名當事人已初步達成共識,當場就形成調解意見:先發放2014年8月份的工資。
但這樣一來,40多萬元就基本發放完畢了。其他未起訴的員工聽到這個消息,一下子起了哄,現場一片混亂。“難道掃地的、車間包裝的就不辛苦嗎?大家都為廠里努力工作過,在獲得工資的機會上應當待遇一樣!”未起訴的員工意見紛紛。
在現場,平均分發40多萬元現金逐漸成了絕大多數人的意愿。
“公司正常經營多年,與廣大職工的辛苦付出是分不開的,大部分員工的訴求是有理由的,而且平均發放工資,可以解決所有員工亟待解決的生活費問題。”在現場指揮的石忠貴當機立斷,要求巡回法庭立即按照大多數員工的意愿擬出調解協議,優先安排外地務工人員領取現金,同時引導其他未起訴的職工就地立案登記。法院還決定免收訴訟費,讓所有務工人員免去后顧之憂。
看到巡回法庭做出的調解方案,現場廣大職工紛紛拍手稱好。旋即,所有工作人員投入到登記、簽協議和發放工資等工作中。在現場忙活著的,除了法院干警,還有藤縣有關部門和工業園區工作人員,縣法律援助中心委派的律師以及銀行員工。
10時40分,工資發放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中。此時暖陽正好,一掃晨間的寒凍。
“今天能領到錢真是意外。”員工黃鳳梅領到1500元現金時,高興地笑了,“不管錢多錢少,你們法院真聽了我們的心聲,為我們辦了好事!”
看到自己的員工都能領到錢,慚愧之余的中意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唐某也露出欣慰之情。他坦言,公司之前生意做得很好,但由于一段時間以來經營管理不善,導致公司陷入困境,希望職工理解公司的實際困難,讓公司有足夠的時間解決問題。
面對鏡頭,唐某信心滿滿地說,“我們已做了謀劃,計劃引進上游企業進行注資,重新開動生產線,讓企業重煥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