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當“尸體”淪為營銷 衛浴創新營銷需謹慎
日前,一則“尸體驚現上海某書展現場“的消息,在網上引起了強烈反響,這場由某出版商針對新出懸疑小說而進行宣傳推廣的鬧劇,作為新型營銷模式引來了眾多爭議。在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社會形勢下,各行各業都將營銷模式的創新工作搬上了日程。衛浴行業作為在家居建材行業發展相對成熟的產業,同樣也不例外,為了擺脫同質化現狀,贏取更大市場份額,各種創新型營銷模式也是應運而生。然而,新營銷模式是否會被人們接受,成為衡量模式創新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
書展驚現“尸體”,“重口味”竟為營銷手段
8月14日上午10點左右,在某上海書展現場,突然出現了一陣“騷動”。一位老太太神色慌張,急喊需要報警,不少參展者紛紛圍觀。記者在現場看到,5個展館的顯眼位置,均出現了慘不忍睹的“尸體”,其中有3具“女尸”和2具“男尸”。滿身刀疤、皮膚燒傷、滿臉烏青等死狀,讓人覺得毛骨悚然。在這些“死尸”血跡斑斑的衣服上都印著“我收到了《死亡通知單》”一行字。經過核實,記者了解到,原來這是出版商為了宣傳一本名叫《死亡通知單》的懸疑小說而策劃的一場鬧劇。
書展現場更多的是渲染一種學術氛圍,從創新角度進行產品推廣營銷的確值得贊同,但是創新營銷模式也需理性待之。在現場,帶著孩子來參加書展的吳女士表示極度不可理解:“小孩子還處于成長階段,這種營銷方式也的確有些過分了,血腥的場面對孩子影響是非常不好的。”從現場來看,這一營銷模式,的確吸引了眾多參展者的眼球,也引起了活動現場不小的騷動,但大部分接受記者采訪的人表示,不看好利用這種“重口味”來進行新書宣傳。
絞盡腦汁贏市場,衛浴企業營銷創新還需有人埋單
目前,創新營銷模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列入到未來渠道拓寬的市場規劃之中。不管是書展上的“尸體”營銷,還是之前藝術家Jessica Harrison設計出的人皮家具,在讓很多人瞠目結舌之際,也表現出了企業們想要贏取更大市場份額的積極態勢。然而,當“重口味”淪為營銷模式,在一片差評之中,衛浴企業進行營銷模式的創新還需從消費者角度出發。
近年來,衛浴等家居企業在營銷模式的創新上,也驚現出許多區別于傳統營銷模式的手段。影片植入式宣傳,帶動產品銷量的營銷手段已經屢見不鮮。然而,某衛浴產品在一部恐怖片中,以“一池血水”中浸泡一具女尸的方式出鏡,進行植入式宣傳,不僅沒有達到理想效果,而且有網友還調侃道:“這輩子都不敢使用這個牌子的浴缸了,想起恐怖的畫面都覺得害怕。”
誠然,消費市場構成的主題是消費者,產品的銷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消費者把控的。衛浴企業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創新營銷模式是大勢所趨,然而,新型營銷模式也同樣需要對消費者負責。“重口味”營銷從心理學角度來講,的確能夠吸引更多人的眼光,但是產品銷售的實質是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欲,而非視覺吸引力。創新始終是衛浴企業進行銷售渠道拓寬的生命力,吸引消費者眼球并非營銷模式的本質,而是形式。抓住消費需求,才是當下時代衛浴企業營銷模式創新的本質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