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由全國內蒙古商會聯合會、內蒙古晨報·蒙商周刊、中山市照明電器協會、中山市古鎮鎮青年商會、廣東內蒙古商會、廣州內蒙古商會等聯合主辦的古鎮·興和燈飾產業戰略合作論壇暨“民族國際燈飾城”啟動儀式在中山古鎮隆重舉行。

最炫蒙古風來襲
活動現場嘉賓有中共烏蘭察布市市委常務副市長鄭萬鈞,中共興和縣縣委書記王冪生,興和縣人民政副副縣長賀海燕,興和縣政協主席李海,興和縣常委會、縣委辦公室主任張鴻,興和縣興旺角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喬嶸,內蒙古自治區信用聯社理事長李世忠,狂飆傳媒集團總裁黃河以及古鎮企業等近500人出席參加。
這場活動充滿了蒙古族特色。在前臺簽到處,工作人員對來到的嘉賓進行了蒙古族最崇高的歡迎儀式——獻哈達,并給客人敬酒。
活動開場后,內蒙古商會聯席會副會長、民族國際燈飾城總經理陳喜龍在致辭中提出了一個重點——“一個基地,兩個聯盟”。他希望通過戰略合作論壇和啟動儀式,能夠對內蒙古產生輻射作用,并能因此而勾畫出多姿多彩的燈飾畫面,最后,他還誠邀古鎮企業家前往內蒙古。
隨后,興和縣政府副縣長賀海燕進行了致辭。她表示,作為代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黨政考察團,非常榮幸來到古鎮進行考察學習并參加啟動儀式。雖然此次考察學習時間短,但深刻感受到了古鎮的發展氣概,真正地解放思想、拓寬思想,獲益良多。
民族國際燈飾城有潛力
然后,古鎮·興和燈飾產業戰略合作論壇開始。古鎮鎮青年商會會長、中山市鷹皇燈飾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杰標,古鎮鎮商會秘書長區德成,狂飆傳媒集團總裁黃河等嘉賓在論壇上各抒己見,為民族國際燈飾城的發展和未來出謀劃策。
區德成認為,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如今古鎮已經是全國最大、最好的燈飾市場,未來古鎮燈飾應該怎樣布局,怎么轉型呢?就要兩條腿走路:第一,繼續鞏固古鎮燈飾產業的基礎,繼續完善公共服務平臺;第二,必須抱團走出去,在國內堅定古鎮燈飾這個區域品牌。以前古鎮企業在外都是單打獨斗地開店,但現在單打獨斗是不可行的,必須要抱團。
李杰標表示,為什么會選擇興和縣呢?他喜歡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鷹皇燈飾展廳選址就是一個成功案例。而興和縣未來3—5年可能是古鎮在北方的一個中心,與興和縣合作其實就是在投資未來。他相信當他帶領一批企業考察的時候,肯定會有企業敢于投資。民族國際燈飾城具備了燈飾城發展的優勢,如區位優勢、物流優勢等。以后燈飾城必然是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方能生存,而區位優勢和物流優勢對于電商來說非常重要。
黃河則認為,鷹皇燈飾投資興和縣,其實是古鎮燈飾的一種延伸。眾多周知,照明燈飾在全國所有的省級城市都建立了批發基地和市場,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470家專業市場。據他了解,內蒙古也有3—4個燈飾市場,但都沒有形成規模。今年整個行業形勢不好,但有一條出路——把古鎮的燈賣到中西部、西北地區去,因為這些市場還有開發的空間。毫無疑問,未來在內蒙古將會有一個新興燈具批發物流城市崛起。
隨后,黃河對興和縣政府領導提出了幾個建議:以燈飾作為第一個拳頭,把燈飾做強后,把家居作為第二個拳頭,把裝飾材料作為第三個拳頭,把建材作為第四個拳頭。那么,整個家居建材產業發展指日可待。
古鎮燈飾產業轉移走向北方
就活動內容來說,活動充滿特色,十分吸睛。活動內容除了古鎮·興和燈飾產業戰略合作論壇外,還有諸多活動環節:民族國際燈飾城與鷹皇燈飾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民族國際燈飾城首批入駐企業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據了解,首批入駐民族國際燈飾城的企業有15家;民族國際燈飾城推桿啟動儀式,在民族國際燈飾城總經理陳喜龍的帶領下,重要嘉賓與首批入駐民族國際燈飾城企業,一起進行了推桿啟動儀式;“三羊開泰”開場儀式。
就筆者看來,此次民族國際燈飾城與鷹皇燈飾合作、古鎮與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縣燈飾產業戰略合作,對于興和縣、民族國際燈飾城來說,承接古鎮燈飾產業轉移,具有促進當地經濟的意義。近十年來,沿海城市制造業的外遷趨勢越來越明顯,其中,制造業向中西部進行梯度轉移更是一個長期趨勢。相比較中西部,內蒙古經濟可能更加落后,古鎮企業在內蒙古市場的培育期將更長。
盡管如此,對于古鎮燈飾企業來說,興和縣特有的區位優勢、物流優勢也算是有利可圖,其中,二連浩特成熟的邊境貿易與民族國際燈飾城產業聯盟的價格優勢,可通過民族國際燈飾城快速打入蒙古國、俄羅斯等市場。對于在俄羅斯具有較大市場份額的古鎮燈飾企業來說,民族國際燈飾城是一個有潛力的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