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回力圖行天下,飛躍,解放鞋嗎?三年前,一個法國人在上海街頭看到“飛躍鞋”,對其簡約的設計驚為天人。已被記憶塵封的品牌“飛躍”、“回力”、解放鞋,如今在法國比匡威還要紅。國內售價28元,在法國竟然可以售價到50歐元/雙。
記得06年時,作為國產衛浴第一品牌——“箭牌”的掌門人謝岳榮,對中國衛浴企業大量靠oem做出口的現象深感焦慮。在一次陶瓷衛浴會議上,包括謝岳榮在內的眾多業內大腕集體呼吁,多做自有品牌的出口,少做低價格貼牌產品的出口!謝岳榮比喻,現在衛浴行業的出口,就如同溫水煮青蛙,不知不覺中會喪失行業的競爭力和生命力。
目前,我國衛浴企業的出口業務,主要包括兩種:一是給國外廠商貼牌生產(也就是oem),二是生產中國企業自有品牌。兩者的比例相差懸殊,中國衛浴企業出口額的70%以上來自于貼牌生產,只有不到30%來自于企業自有品牌。
通過oem來做出口,帶來的負面作用
一、引發行業價格戰。出口oem產品的利潤額相對低,帶來的價格戰不可避免,直接降低整個行業的競爭力。國外很多廠商來中國集體采購,壓低采購成本,實際上掀起中國工廠的價格戰。有的國外廠商甚至把中國生產的產品當作垃圾來采購。
二、陶瓷衛浴是資源性行業,大量采掘不可再生資源,低價賣出,就等于是在賣血!實際上國際上很多企業出于對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珍惜,已經關閉了很多工廠,在當地只剩下研發機構和銷售渠道,生產環節都放在中國。這樣中國的企業就更不應該低價犧牲資源。
謝岳榮認為,要改變目前的局面,只能從企業自身做起,必須扭轉企業急功近利的心態。目前國際市場對低端產品的需求強勁,國內很多工廠就拼命擴大產能,大量作oem的出口。而這個行業最大的問題是,有實力做自有品牌的企業不多。這樣會加速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
小小一雙球鞋的華麗變身天龍八部,陶瓷行業是否應該深思呢?
飛躍神話:中國20元歐洲50歐元
幾乎沒有人能想到,已被記憶塵封的品牌“飛躍”、“回力”、解放鞋,如今在法國比匡威還要紅。價格也從國內的20-30元,瞬間翻升到50歐元一對。一些觀眾還關注到,在奧運開幕式上打太極拳的那班孩子都穿了飛躍鞋。
陶企單做oem單帶來的負面作用
有人說這是中國風回流,也有人說這是國內品牌的又一堂營銷課。但在這些品牌的生產廠商看來,神話背后全是苦澀。重新打造國內影響,尚是一場難于登天的惡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