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正以舉世矚目的速度全面崛起,經濟實力、科技水平和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在這一宏大的時代背景下,作為傳統制造業重要組成部分的陶瓷磚行業,既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也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國陶瓷磚企業家應當如何把握時代脈搏,在變革中開辟新路,在競爭中贏得未來?
立足行業實際,認清發展現狀
中國早已成為全球陶瓷磚的生產、消費和出口大國。據統計,中國陶瓷磚產量長期占據全球半壁江山,產品品質與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然而,行業也面臨產能過剩、同質化競爭、環保壓力增大、成本持續上漲等挑戰。同時,消費者需求正從基本功能轉向個性化、品質化、綠色化,數字化轉型浪潮席卷全行業。
在這一背景下,企業家既不能盲目樂觀,也不應消極觀望,而需清醒認識行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準確把握市場變革的脈搏。
聚焦創新驅動,打造核心競爭力
創新是企業永恒的主題。陶瓷磚企業家應加大研發投入,突破行業技術瓶頸。
產品創新方面,發展功能性瓷磚(如抗菌、防滑、發熱瓷磚)、超薄大板、生態仿石磚等高附加值產品,滿足消費升級需求。例如,已有企業成功研發可改善空氣質量的光催化瓷磚,開創了產品新賽道。
工藝創新方面,推進智能制造和綠色生產,通過數字化技術優化生產流程,降低能耗物耗。如東鵬陶瓷建立的行業首個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實現了生產效率提升30%以上。
設計創新方面,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審美,打造具有東方美學的產品系列,提升品牌文化附加值。馬可波羅、諾貝爾等品牌已在此領域取得顯著成效。
擁抱數字變革,重塑產業生態
數字化轉型已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企業家應積極布局智能制造、數字營銷和供應鏈優化。
生產端,推進“工業4.0”,建設智能工廠,實現柔性生產和精準品控。銷售端,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利用VR/AR技術提升消費體驗。服務端,建立客戶大數據系統,提供個性化定制和全周期服務。
同時,陶瓷磚企業可借助工業互聯網平臺,整合上下游資源,構建協同制造體系,提升產業鏈整體效率。
踐行綠色理念,擔當社會責任
“雙碳”目標下,綠色低碳已成為行業發展的硬約束和新賽道。企業家應主動推進清潔生產,開發環保產品,構建循環經濟模式。
具體措施包括:采用清潔能源,改進生產工藝,降低碳排放;研發再生原料應用技術;建立產品回收利用體系。這不僅是對國家政策的響應,更是贏得消費者認同的重要途徑。
東鵬陶瓷的“零廢棄”生產和蒙娜麗莎的“綠色工廠”模式,為行業提供了可借鑒的范例。
開拓全球視野,提升國際競爭力
憑借中國完整的產業鏈優勢和技術積累,陶瓷磚企業有能力從“產品出海”向“品牌出海”升級。
一方面,深耕“一帶一路”市場,利用跨境電商等新渠道擴大出口;另一方面,通過跨國并購、海外建廠等方式實現本土化運營,提升全球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
科達制造通過海外投資設廠,成功開拓非洲市場,為中國陶瓷磚企業的國際化提供了寶貴經驗。
融入國家戰略,把握時代機遇
中國的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城市更新等國家戰略,為陶瓷磚行業創造了持續的市場需求。企業家應關注這些領域帶來的商業機會,積極參與保障性住房、美麗鄉村建設等重點項目。
同時,文化產業繁榮為陶瓷藝術與建筑材料的融合創造了條件,陶瓷磚不僅是建筑材料,更可成為文化載體,提升空間美學價值。
/////
以匠心鑄就未來
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中國陶瓷磚企業家肩負著行業革新與民族品牌崛起的雙重使命。唯有以創新為舟,以品質為帆,以綠色為舵,方能在中國崛起的時代大潮中破浪前行。
展望未來,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消費升級的深化,陶瓷磚行業前景廣闊。企業家們需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發揚工匠精神,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共同譜寫中國陶瓷產業的新輝煌。
時代的考題已經列出,陶瓷企業家的答卷正在書寫。讓我們以泥土為紙,以匠心為筆,繪制出中國陶瓷磚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畫卷,為中國制造的全球崛起貢獻陶瓷行業的智慧與力量。
(美家網黨支部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