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陶瓷產業正站在歷史機遇的交匯點。隨著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深入推進,這個承載著千年窯火基因的產業集群,正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戰略窗口期。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佛山陶瓷企業需要以系統性思維重構發展邏輯,在體制機制創新、技術迭代升級、綠色轉型突破、品牌價值重塑等方面持續發力,將傳統產業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打破地域壁壘的市場環境為佛山陶瓷提供了更廣闊的戰略空間。全國統一大市場消除了地方保護主義形成的市場分割,使優質產能能夠突破行政邊界實現跨區域優化配置。佛山陶瓷企業應當建立全國化的市場響應機制,通過深度參與區域產業鏈分工,構建覆蓋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配送、終端服務的完整產業生態。這種基于比較優勢的分工協作,既能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又能形成規模效應和范圍經濟,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增長空間。
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為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在統一的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中,佛山陶瓷企業需要重新審視自身要素稟賦結構。通過數字化改造提升傳統生產線的柔性制造能力,運用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推動生產要素向高附加值環節集聚。人才引進機制的創新突破,將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這種以要素配置效率為核心的轉型升級,正在重塑佛山的產業競爭格局。
綠色低碳轉型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在“雙碳”目標引領下,佛山陶瓷產業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的根本性轉變。清潔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循環經濟模式的探索實踐,碳交易市場的積極參與,正在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的綠色發展體系。企業通過能源結構調整、工藝流程優化、污染物排放控制等系統性措施,不僅能夠滿足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更能通過綠色溢價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辯證統一。
品牌價值的深度挖掘決定著產業溢價能力。面對消費升級趨勢和個性化需求變化,佛山陶瓷企業需要突破傳統制造思維的桎梏,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文化創意元素的深度融合,現代設計理念的精準表達,用戶體驗導向的服務創新,正在賦予傳統陶瓷產品新的文化內涵和商業價值。這種從產品制造向文化創造的轉變,不僅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更構建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矩陣,為參與全球市場競爭奠定堅實基礎。
面對全國統一大市場帶來的深刻變革,佛山陶瓷企業需要以更大的勇氣突破思維定式,在體制機制創新中激發活力,在技術迭代升級中增強實力,在綠色轉型突破中把握先機,在品牌價值重塑中提升魅力。當傳統產業基因與現代市場經濟深度融合,當制造優勢與創新勢能交相輝映,佛山陶瓷必將書寫新時代的產業傳奇,為中國制造的高質量發展貢獻獨特樣本。這種基于內生動力的轉型升級,終將在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廣闊舞臺上綻放異彩。
(禪城陶瓷協會黨支部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