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近日發表《努力讓人民住上更好的房子》,深刻闡釋了“好房子”不僅是遮風避雨的空間,更是承載生活品質、傳遞人文溫度的載體。住房的品質提升,離不開建筑材料的迭代升級;而作為建筑“外衣”與“內飾”的核心元素之一,瓷磚的進化之路,恰是佛山陶瓷產業與時代需求同頻共振的生動注腳。
佛山,這座因陶而興的城市,自宋代起便以“石灣陶”聞名天下。千百年來,制陶工藝的傳承從未中斷,但真正讓佛山陶瓷站在時代潮頭的,是對“人民需求”的深刻洞察。當“住有所居”向“住有優居”跨越,當人們對居住空間的期待從“夠用”轉向“好用”“美用”“健康用”,佛山陶瓷產業沒有停留在傳統優勢的“舒適區”,而是以技術創新為引擎,以品質升級為方向,重新定義瓷磚的價值——它不再是單一的裝飾材料,而是承載功能、美學與健康的綜合解決方案。
讓人民用上更好的瓷磚,首先要回應“安全”與“健康”的根本需求。隨著消費觀念升級,人們對居住環境的環保性、安全性愈發重視。佛山陶瓷企業早于行業趨勢之前,便啟動了綠色制造的系統性轉型:從原料篩選環節嚴格把控放射性、重金屬等指標,到生產過程中推廣清潔能源、優化廢氣廢水處理技術,再到終端產品全面通過國際權威環保認證。這種對“安全底線”的堅守,本質上是對“人民健康”的敬畏——好瓷磚,首先要讓居住者安心。
讓人民用上更好的瓷磚,更要滿足“多樣”與“個性”的生活追求,F代居住空間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模板,而是承載著不同家庭生活方式的“個性容器”。佛山陶瓷產業深諳此道: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開發出防滑耐磨的廚房磚、防潮抗污的衛生間磚、柔光護眼的客廳磚,甚至可以根據用戶需求定制紋理、色彩與尺寸。這種“按需定制”的能力,源于對細分場景的精準把握——好瓷磚,要能融入生活的煙火氣,也要能點亮審美的儀式感。
讓人民用上更好的瓷磚,最終要依托“產業生態”的協同共進。從上游的陶土開采與加工,到中游的成型、燒制、印花,再到下游的設計、施工與售后,佛山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陶瓷產業鏈。近年來,產業生態進一步向“服務型制造”延伸:企業不僅提供瓷磚產品,更提供空間設計解決方案;不僅關注產品本身,更關注與家居風格、裝修工法的適配性。這種全鏈條的優化,讓“更好的瓷磚”真正融入“更好的房子”——它不是孤立的建材,而是與空間、與生活無縫銜接的整體。
從“一塊陶”到“一片磚”,從“傳統制造”到“品質智造”,佛山陶瓷的進化史,始終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緊密相連。當我們談論“住上更好的房子”時,談論的不僅是空間的大小、戶型的合理,更是居住其中的幸福感與尊嚴感。而佛山陶瓷的努力,正是為了讓每一塊磚都成為這種幸福的注腳:它或許不事張揚,卻用最踏實的品質,守護著每一個家庭的日常;它或許沉默無聲,卻用最溫暖的設計,回應著每一個人對“家”的期待。
這,就是佛山陶瓷的使命,也是中國陶瓷產業的方向。(禪城陶瓷協會黨支部 供稿)
